正文 第20章 錢偉長 忠於祖國的人民科學家(2 / 2)

兩年後,錢偉長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博士學位。從1942年到1946年,錢偉長又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師從於美國導彈之父馮·卡門。

在這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了人類曆史上最大的規模,四大洲、六十多個國家、全世界一半的人口,先後卷入了這場世界性的戰爭中。由於當時的德國已經搶先研製出V1、V2係列導彈,就連英國首都倫敦,都成了導彈的重點襲擊目標。在德國的襲擊下,英國損失慘重,為免除德國導彈的威脅,英國首相丘吉爾向美國求助。

當時的錢偉長正在進行火箭、導彈方麵的設計研製工作。錢偉長經過仔細分析後,他認為德國人的導彈發射架架在歐洲的西海岸,而落點在英國倫敦的東城區,由此可以判斷出,德國人導彈的最大射程隻能達到此處了。根據這個推斷,錢偉長建議英國在倫敦城市中心區域造成被導彈擊中的假象,用來蒙騙德軍。英國方麵經過討論後,決定采取這個意見,果然,德國人判斷失誤,他們繼續按照原先射程攻擊英國,倫敦一直相安無事。

在丘吉爾後來的回憶錄中,他回憶此事,還一再地稱讚錢偉長:“美國青年真是厲害。”後來才知道,用這種雕蟲小技耍了德軍的並不是美國青年,而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錢偉長經常和錢學森等愛國科學家們聚在一起,談論以後該怎麼發展中國。錢偉長說道:“等將來我們回到祖國,一定要建一個比美國加州大學還要好的學校,讓美國人、德國人、英國人,都到中國來求學。”

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隨著日本政府的無條件投降而結束。錢偉長意識到,列強瓜分中國的黑暗時代已經過去,中國將要開始戰後複興和國家建設的任務。錢偉長便以久離家人、懷念親人為由,回到了闊別八年的北京——清華園。初期,錢偉長在清華大學任教授。9月份,妻子帶著已經6歲的兒子從雲南昆明到了北京,那是錢偉長第一次見到兒子。

讓錢偉長氣憤的是,回到中國,他沒能如想象的一樣投身到祖國戰後重建的工作當中,而是看到了中國的內戰。國民政府的反動腐敗更讓他對國民黨政權完全失望。為了推翻反動政府,錢偉長加入到中國民主政治運動當中,1946至1948年,錢偉長參加了反美扶日、反內戰、反饑餓、反美援緬等愛國民主運動。

受到內戰的影響,中國國內局勢十分混亂,通貨膨脹、秩序紊亂,百姓民不聊生,錢偉長作為教育界、科學界的精英,月工資為15萬金圓券。十五萬金圓券看似不少,但由於國民政府大力發行紙幣,造成紙幣的貶值,15萬金圓券隻夠買兩個熱水瓶。

錢學森從美國回到中國結婚時,見錢偉長生活貧苦,便勸錢偉長和自己回美國去。錢偉長考慮到當時自己貧困的生活局麵,也準備去美國。但在簽證時,美國大使館的人問他,中美發生戰事,你忠於哪個國家?錢偉長想都不想便回答說:我是中國人,自然會忠於自己的國家。因為他的這一回答,錢偉長沒能取得到美國的護照。1948年,中國解放戰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解放軍節節獲勝,腐朽的國民黨政權敗退到台灣。錢偉長對中國共產黨和解放軍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親自騎自行車到石景山、良鄉等地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並見到了葉劍英等黨內軍隊的領導人,他們帶回了解放軍送給清華大學的糧食補給。

建國後,錢偉長被任命為中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常委、組織部部長,實現了自己科學報國的願望。

回國後,錢偉長完成了多部著作,到了1972年,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英、美、加拿大、瑞典等國,周恩來總理點名錢偉長也參加此次科研訪問。1979年,錢偉長曆任全國政協常委、副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長、《應用數學和力學》雜誌主編等職務。

2010年7月30日,這位熱愛祖國的科學巨擘走完了自己坎坷多難的一生,他病逝於上海,享年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