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步雖然是最安全的健身方式之一,但是也可能遇到意外情況,要有思想準備,要有應急預案,要心細如發,集中精力。

通常情況下,身體各器官的功能發揮水平一般能保持正常,可是有的人有隱含疾病,或因為意外情況,導致身體某器官發生異常,需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治療。

在走步人群中,經常能看到有肚子、胸口、後背、眼睛、大腦、呼吸、鼻子、關節不舒服的人,他們一般采取“對付”的辦法,不去關注,不去看醫生做檢查,最終釀成大禍。

現象一:走步時,感到胸悶、後背不舒服,不去問個究竟,硬挺著走,數日後心髒病突發。

現象二:走步時,呼吸困難,咳嗽、痰多,不去醫院檢查,後來發現是肺癌。

現象三:走步時肚子痛,不聞不問,時間一長,檢查出胃潰瘍。

慢性闌尾炎發作

一個月前,45歲的曹老師每天走步健身時,總覺得小肚子不舒服,她以為是婦科病呢,沒有當回事。一天,她走了一半路程,小肚子又疼了起來,實在無法支撐了,被人送進醫院。經過檢查是慢性闌尾炎,都化膿了,有生命危險,她和家人都很害怕,緊急手術後,保住了生命。如果早去醫院看,情況就沒有這麼嚴重了。

曹老師忽視了肚子痛,差點因為闌尾炎喪命,多麼危險啊。為了安全,走步健身過程中,如何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呢?

一是感覺心跳、呼吸與肚子。走步消耗體力大,心髒與肺的負擔重,要認真感覺,發現心跳異常,或呼吸異常,立刻停止走步,最好去醫院看醫生,把情況弄清楚再走步。如果感覺肚子痛,要分清急緩,及早處置。

二是感覺大腦與反應情況。大腦是人的最重要的器官,走步時需要大腦指揮,仔細感覺大腦的工作狀態,有無暈、麻、迷糊的狀態,發現問題,及時終止走步。

三是感覺關節、肌肉、視力等情況。走步需要雙腿、雙臂、雙眼、肌肉的運動,要認真感覺它們的工作狀態,如果發現異常,不能硬撐著,及時看醫生。

感覺身體很重要,因為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有前兆,有些急症發生前兆很短,需要特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