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布政使對漢王的戰術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他知道兵部已經被漢王控製,便冒著生命危險繞過兵部往內閣發報,將崇明島戰役和上海的危急情況向解縉一一彙報。
解縉接到消息驅車入午門麵聖。
北京,紫禁城,文華殿。
永樂帝聞聽大怒,正在把玩的夜光杯猛摔在地上,碎為齏粉,青筋暴起,咬牙道:“多年賦閑,看來高煦已經不堪重任,崇明島既失,恐怕上海也受不住了,解縉,你可有什麼良策?
“皇上息怒,如今當務之急是要重新任用賢能,救國家於水火。”解縉低頭道。
“卿可有合適人選?”
“歐陽衝可擔當重任。”
“可是,他太過年輕,統帥三軍隻怕難以服眾。”
“當年甘寧十三領兵,歐陽衝已經是膠東王了,統領三軍有何不可?”解縉據理力爭。
“即便他能統兵,然而膠東離上海尚有兩千裏地,遠水解不了近渴呀。”皇上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
“皇上放心,歐陽衝有四艘飛艇,從青島到上海也就是幾個小時而已,屆時我朝天兵一到,定叫小日本灰飛煙滅。”解縉滿臉激情。
“事已至此,朱能老將軍以身殉國,兵部尚書沒有實戰經驗,看來也隻有歐陽愛卿出麵了,也罷,就由愛卿草擬電報,速發青島,任歐陽衝為兵馬大元帥,負責統領節製調撥各地督府及衛所全體官兵——”皇上雖有不甘,但終於還是痛下決心。
“謹遵聖命,可是,據臣所知,歐陽衝已經不在青島,而是在膠州的牢房裏。”解縉回答。
“這是怎麼回事?”皇上皺著眉頭問道。
“皇上有所不知,漢王在琉球打了敗仗,消息隱瞞不敢上奏,二十艘軍艦隻剩了四艘逃回了膠州,歐陽衝在青島港殲滅緊追而來的足利義持所部幾千日軍,炸沉敵艦七艘,五艘失去動力,俘獲日軍數百——”
解縉還沒說完,朱棣已經震驚,眼中冒著火問道:“這是誰的消息?”
“鼇山衛守備王大明發往內閣的密信,由於和漢王所報截然相反,所以他不敢明發電報,唯恐被漢王報複。”解縉說道。
“高煦這個畜生誤朕啊——”朱棣連連頓足,大叫道:“熊彪子三次隨朕出征韃靼,他是是個實誠人絕對不會撒謊的。可高煦那畜生竟敢編造戰報欺騙朕,將青島港大捷說成是他的戰績,至於琉球群島一戰,他連提都沒提。”
“皇上不要動怒,等上海倭寇退去再治漢王之罪不遲。”解縉勸道。
“就依愛卿所說,速速傳旨去吧。”皇上哀歎一聲,擺擺手。
解縉不敢耽誤,匆匆去了。
等解縉走遠,書房裏飛快走出一個人來,卻是錦衣衛都指揮使紀綱,隻見他跪倒在永樂帝麵前,痛哭流涕道:“皇上三思呐,漢王尚有反意,倘若讓歐陽衝統領三軍,屆時擁兵自重,登高一揮,我大明江山,朱家社稷恐怕,恐怕——”
“紀愛卿,你多慮了,朕已經將敏兒許配給歐陽衝,他該不會反我的。”朱棣皮笑肉不笑地來回踱了幾步。
“皇上,人心險惡,不可不防啊,當年趙匡胤也未曾想過要謀取柴氏江山,可是一旦黃袍加身,一切都水到渠成啊。”紀綱一副忠肝義膽為朱氏江山著想的醜惡嘴臉。
“可是,東洋,南洋,西洋艦隊同時入侵我大明,難道要讓朕將大好河山拱手讓人,使我的臣民任夷人隨意踐踏嗎?紀綱,朕,朕實在是做不到。”朱棣搖搖頭,那一刻,他似乎蒼老了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