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記下的明細賬可以看出:曼穀地鐵比起公車相對昂貴,還有煩瑣的安檢程序,難怪乘客稀少:
3路:考山路—加都加市場(Chatuchak Market) 17B/人
73路:Siem Center(暹羅中心)—華南蓬車站 12B/人53路:華南蓬—幫蘭普 7B/人
地鐵:加都加市場—藍毗尼公園 41B/人
又路過一個月前專門光顧的自行車店,給P換腳架解決爆胎大難題的女技術員仍在店裏忙碌著;對麵藍毗尼公園原來是個“鍛煉公園”,大下午也有不少人在裏麵跑步做操,還有不少免費健身器械。不說別的,光在市中心黃金地段辟出廣闊綠地供人休閑鍛煉,曼穀市政府的大手筆就值得中國城市管理者和設計者們借鑒學習。
多倫多市中心由無數地下通道連成一體,曼穀市中心則由無數過街天橋連成一體。重返文明社會的標誌之一大概就是重返Shopping Mall(購物中心),重又見到星巴克綠色標誌下神情淡漠的時尚男女。考慮到節儉的旅行已近尾聲,兩人終於肯讓錢包出一回血,不想換來的,卻是我喝過最難喝的冰咖啡:130B/杯,給30B/杯的Miracle咖啡提鞋都不配。
晃晃悠悠一大圈回到考山路,已近黃昏。想起前次停留曼穀住的那家客棧巷口有家小自行車店,或許那裏有現成的自行車包裝盒賣。過去一問,還真有,150B/個。拆車時才發現隱秘部位寫著“made in China”字樣:中國製造的車,日本警察用,“流落”到金邊二手車市場,被一個中國人購買,從柬埔寨騎到泰國,又將運回中國,這是一種怎樣的圓滿!是否夠寫一本《單車流浪記》的。
自行車打包完畢扛回客棧,再出來采購,買到10個很漂亮的泰式坐墊(120B/個);10個手機包(20B/個),別看折合人民幣才幾塊錢,卻都針腳細密,配色和諧大膽,不禁讓人讚歎泰國的手工之精、水平之高。惦記一天的采購任務總算完成。
最後的晚餐仍在一月前天天光顧的素食店解決。我說,素食者一般都一副神叨叨的樣子,是自然主義者。“還是神秘主義者”,P補充說。
考山路川流不息的背包客衍生出許多行業:飯館客棧酒吧自不必說,文身店一家挨著一家,甚至包括舊物收購和縫補攤。快11點了,街上的縫補攤還忙著補破包,一邊是又一個典型“考山路式不眠夜”正進入高潮……
【記賬】
早飯:65B
3路:17×2=34B
桂圓水:20B
帽子:180B
手機包:200B
山竹:100B
中飯:100B
星巴克:130×2=260B
地鐵:41×2=82B
冰激淩:10B
73路:12×2=24B
53路:7×2=14B
紙盒:150B
可樂:14B
坐墊:120×10=1200B
鑰匙環:200B
晚飯:140B
啤酒:38B
住宿:250×2=500B
養樂多:10B
西瓜:10B
玉米+紅薯:20B
花生: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