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愉快情緒驅使下,像揀了便宜所以放鬆警惕的倆鄉巴佬,我們立刻在 Tha Phae城門對麵的高級咖啡館“跌”了一跤:由於看錯海報,以為人家的冰咖啡隻要20B一杯,興衝衝推門進去,侍者遞過來的Menu一下讓我們傻了眼,各式冰咖啡沒有低於75B的,選來選去,點了兩杯65B的Smoother(一種酸奶和果汁混合攪打飲料),130B的“奢侈”消費立馬抵消了便宜晚餐帶來的快感。雖說不到人民幣13塊的價格在中國也根本不算貴,可一路上習慣了吃住都盡量便宜,也幾乎沒有其他消費,稍微出格點的價格與平日裏頂天兒了也不過20B、30B的反差之巨,一下就讓我們有點吃不消,尤其本以為是很便宜的價格,這烏龍擺得既冤枉又活該。沒想到好不容易在古城牆下的“高檔”場所情調了一把,心情卻如此忐忑,甚至沮喪。

進入泰國這麼久,一直用英語跟英文並不靈光的泰國人比比畫畫,異國他鄉的感覺強烈。到了清邁,中國這個詞一下子又清晰起來:首先,路上不時傳來熟悉的語調,中國遊客真多;其次,書店裏有賣中文書報,雖是香港的《亞洲周刊》和台灣的《世界日報》;再次,打開房間裏的電視,鳳凰衛視和中央四台隆重登場。150B,還不到5美元的房間呀,竟然有熱水有電視,電視裏竟有中文台,能在《百家講壇》伴奏下寫日記,啥也別說了,更愛這家客棧吧!就像白天逛古城時,我和P也去問了幾家客棧的價格,有一家250B的雖說條件比我們的房間好,可價格也貴呀。P的說法是:“我問價格,不是為了搬家,而是為了讓你更喜歡我們住的這家。”

清邁給我另兩個印象是:書店真多,“雲南”感真強。許多店鋪裏售賣的所謂民族工藝在我看來,怎麼都那麼眼熟,想想也是,泰北的少數民族,本來就是從中國雲南、西藏等地遷來的嘛。古城裏甚至有家飯店就叫雲南新友飯店,好友若在這兒,又該為她的家鄉雲南而驕傲了。

【記賬】

早飯:60B

紅薯+糕點:20B

中飯:45×2=90B

橘子:15B

煮花生:20B

烤香腸:10B

衛生紙:13B

卷筆刀:20B

菠蘿:10B

炸小湯圓:10B

晚飯:50B

飲料:130B

房費:15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