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下午氣溫還高,我想趕緊洗個澡(怎麼說此時也是東南亞一帶的“冬天”,雖然我們遊客都一水兒夏天裝束,可當地人常常套著兩到三件衣服,有的竟然還穿著棉衣,連泰國的狗,這個季節也被主人套上了衣服)。進入泰國之後,除第一天在Aranya(亞蘭)小城有熱水外,其後又都洗的冷水澡,使我對熱水供應不敢再抱任何奢望。不想打開水龍頭,水竟然溫熱。P說:“準是被太陽曬熱的,下午還沒什麼遊客洗澡,所以溫度還保持著,你就念佛稱幸吧。”但晚上再去洗腳,水溫甚至比白天還高,看來明天能洗個熱水頭了。本指望艱苦的騎行能改造自己,一個熱水澡便喜出望外成這樣,現代病患者,看來病入膏肓。
黃昏時分,我們騎上自行車去周邊寺廟逛逛。別小看這座隻有8萬多人口的小城,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有400多座寺廟散落島內外呢。沒騎多久,就望見吳哥般的廢墟,夕陽正從塔尖徐徐落下,趕緊下車。P從各個角度猛按快門,因為我們手頭隻有LP關於東南亞的一本,每個國家的介紹都比較簡略,所以暫時沒對上號這座寺叫什麼名字。但這一帶的寺廟廢墟群都是磚結構建築,讓人想到吳哥的豆蔻寺。這一帶像小型吳哥,建築的規模都不大,且散落各處,但勝在離住處近,幾乎可算抬腳便到。P說,我們等於就住在吳哥裏麵,還有好吃好喝伺候著。
晚飯先去當地人光顧的一個大排檔區吃了個河粉炒蔬菜簡餐,又留了點肚子準備填巴飯後甜點。不想回去的路上被我們遇到個熱鬧的夜市,“十裏長街”售賣各種小吃,簡直有上百種之多,攤攤不帶重樣的。泰國人對吃的喜好與重視,見識了。LP的描述很準確:他們的生活的確圍繞著吃展開。
再回到黃昏看日落的寺廟群,打上燈光的建築更美,蒙上一層如夢如幻的魅力之紗。一看售票亭還開著,想碰碰運氣,萬一這裏也跟吳哥似的,實行第二天的票前一天六點以後也有效呢。結果當然不行,但工作人員很友善地把我們帶到門裏麵,讓我們拍了幾張近景。又叮囑我們,明天買票再進來看。
Ayutthaya這座城看來經過了精心規劃,連路燈也像瀑布一般,造就一種火樹銀花的效果,可因為遊客寥寥,失去矚目的煙火無論燦爛還是寂寞都逍遙自在,不過一場奢侈而任性的遊戲罷了。我喜歡這樣竭力盛放然後灑脫泯滅,P說,是騎行必然的節奏賜予我們如許停頓、給了我們這意外的禮物。
滿載遊客的大巴車朝至夕返,使得大城雖與曼穀毗鄰,卻奇跡般保持一種怡然、閑散、舒適、淳樸的老城氣息,真是難得的風水寶地。同樣的忽略和幸運在中國也找得到一位“戰友”:大理。
【記賬】
早飯:120B
百事可樂:14B
玉米:10×2=20B
冰咖啡:25×2=50B
花生:10×2=20B
紫米飯:10B
晚飯:70B
西瓜:13B
椰漿餅:10B
大象啤酒:25B
養樂多:10B
房費:2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