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每抱怨旅遊地民風敗壞、淳樸不再,從大人到孩子全都虎視眈眈盯著遊客的錢包,卻從未仔細思考過這一問題泛濫的深層原因。首先肯定是貧富差距,貧窮的認定外來的都是富裕的;其次還有信任的喪失,外來的認定自己處在一個被覬覦的險惡環境,兩者相互作用的結果,是雪上加霜。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捫心自問,我們這些遊客有幾個是懷揣著好事例出發的呢,尤其到柬埔寨這樣的“落後”國家,行前的必修課便是網上和朋友們的各種告誡。反過來想,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不可能所有人在一個地方都碰到壞事情,為什麼好人好事就得不到傳揚,即便被寫出來也無法成為正麵參照?從遇到坦率的KongPheak開始,我決定要對旅途中遇到所有的美好,都大書特書,至少讓讀過我文字的人們,往後踏上旅程,能增添點信心,能用一個稍微平和公允的視角看問題,也因此,能獲得更多樂趣,理解人情之常的同時更容易看到人性中的閃光麵。

我覺得LP《柬埔寨》的作者們跟我持有相同看法,他們說,最有資格靠吳哥古跡掙錢的,不正是這些奇跡創造者的後人們嗎。並且今天的柬埔寨應該感謝他們的祖先,創造了如此燦爛的文明,哪怕被戰爭毀壞、被時間遺忘、被叢林湮沒,殘壁斷垣震撼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成為今天的柬埔寨,從內戰創痛中複原,幾乎唯一的憑依。所以,我們麵對旅途中遭遇的種種不規範不應過分苛責,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在這裏是有用的,而且必要的。具體到我們麵前這位說大實話的KongPheak先生,從昨天到今天,我們看著他在街上徒勞地拉客,一樁生意也沒拉著。我們看到的隻是他這個人,可他身後還有我們看不見的妻兒老小,養家糊口的重任促使一個男人去參加英語學習班,短短八個月就達到了可與遊客交談的水平;養家糊口的重任也促使一個男人鍥而不舍“糾纏”拒絕過他的遊客,促使他一個小錢也不放過,汗流浹背幫我們拎包攔車。他付出了他的勞動,理應換得報酬。並且他的勞動幫我們省下的錢,遠多於他開口問我們要的。我們為勞動和誠實付出區區一美元,這付出讓我有些微臉紅。

終於上了一輛以柬埔寨本地乘客居多的班車,說好到Dom Dek五美元/人。車輛緩緩開動,KongPheak還在車下向我們揮手道別,和所有的邂逅一樣,交彙的刹那即是永恒。我回過頭來對P說,因為這位司機大叔,哪怕在磅同病了一場,這地方在我心中,也成為“好”的代名詞了。

從金邊到暹粒的N6公路是柬埔寨的主路,按我們國家的標準,應該算條國道了吧,可實際上,也就是一條隻有雙向單車道最基本的柏油路,很多路段年久失修,損壞得厲害,幾乎又變回土路,甚至比土路更糟。尤其磅同省境內,20世紀70年代這裏曾遭受美軍猛烈轟炸,如今沿途已看不見任何戰爭痕跡,隻是密密麻麻沿著公路分布的村鎮,間接說明這個國家還未完全從戰爭噩夢中“醒”來——內戰時期,各方瘋狂埋設的地雷還有400萬~600萬顆未被清除,農民為開墾新的土地而被地雷炸傷的消息還時有耳聞。唯一的辦法是盡量居住在人跡活動頻繁的地區,沿路而棲,因此成為這個國家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