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入蠻荒(1 / 2)

(端午節快樂!)

帝國天朝立國已千餘載,國勢昌隆,威服八荒,海外蠻夷,四方來朝。東海之外,有蠻夷之國名瀛桑者,其人生性卑賤,殘忍多疑,且狡詐善變。畏帝國之威假以臣服,但其賊心不死,慕帝國之繁華,多有作亂之舉。天朝之人皆喚其為倭,以視鄙夷。

瀛桑國自五百年前由中土傳入佛教後,經數百年發展,其勢漸隆,王公貴族多有信奉佛教,便似其國教一般,但其國人天性難改,佛門慈悲之義,在其處多有變改,竟淪為王公貴族蒙騙於民眾的工具,已失真義。

這濟州城外六十餘裏有座冷山寺。數百年前,冷山大師傳佛教於瀛桑前,曾在此修行數載,甚為鍾愛此地之靈秀。後冷山大師傳佛教於瀛桑十八載歸來,便一直於此寺中修行,直至圓寂。為紀念冷山大師,此寺更名為冷山寺。據傳說,冷山大師圓寂火化後,得舍利一枚,供於寺中佛塔,為冷山寺數百年鎮寺之寶。

日前,濟州城錦衣秘衛偵知,濟州知府汪太淮,竟受瀛桑賊人巨額賄賂,指使手下盜得佛骨舍利,欲倒賣於瀛桑,交貨之地正是這連雲鎮。

此事密奏於朝廷,聖上震怒,一州府之尊竟貪財盜賣國寶,實為醜聞,一旦傳於民間,著實有傷朝廷體麵。因此,皇帝密旨,秘密截殺汪太淮極其幫凶、奪回佛骨,還以冷山寺;並全殲東瀛妖人,不留活口。並特令新成立的禦玄衛辦理,以檢視其辦差實力。由濟州府錦衣秘衛全力協助,並賜下團龍金牌一枚,可調衛所軍隊便宜行事,如朕親臨。

據錦衣秘衛偵報,那汪太淮今日將與東瀛賊子在連雲鎮這醉仙樓交易,於是便有了禦玄衛眾人來此截殺;正因此欽命,洛氏三兄弟便毫不手軟,殺了個痛快!

這邊青衣文士那“鬼手秀才”魏佳鵬見眾人伏誅,已是膽碎肝裂、雙腿發軟,“砰”地一聲,跪倒在地板上,正待三叩九拜大呼饒命,哪知那早嚇得躲在牆角的小廝夥計卻不知從哪裏摸出一塊青磚操在手中,也不吭一聲,趁他跪地求饒時,無聲無息地躍過來,一板磚便拍在他腦袋上,拍得他頭破腦裂,那紅白之物汩汩地往外冒。這招平凡無奇,卻也迅捷難防。如果放在平日裏與那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鬼手秀才”對敵,這一磚萬萬是拍不中的。可他怎麼也沒想到,這時還會有人偷襲拍板磚。這“鬼手秀才”倒下時,仍是雙目圓瞪,仿佛是不甘心又不相信還不服氣地喃喃念叨:“我都投降了,還要偷襲,這是什麼人啊?”這翻來覆去念叨了七八遍,還不見斷氣。

那小廝夥計自然是走廊“大俠”所扮的。這會看那“鬼手秀才”魏佳鵬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卻也善心大發,不由地解釋了幾句:“我老師說的,偷襲,選擇時機最為重要;而你剛才嚇破了膽,準備跪地求饒,正是你防備最弱的時候,也就是最佳的偷襲時機啊……”他還待多說幾句,來上一番長篇大論,準備寫下一篇《論對方跪地求饒時為我方最佳偷襲時機》的文章作為禦玄衛訓練營的畢業論文;可那“鬼手秀才”魏佳鵬兩眼一翻,竟聽著聽著掛掉了,不知是被一磚拍死的還是被走廊氣死的。走廊甚感無趣,本來滿滿地成就感這下泄了不少氣。

那錦衣老者早已被嚇癱了,連跪都跪不起來,口中隻會語不成句地呼號著:“大王饒命,大王饒命,有寶,有寶啊……”眼光直愣愣地瞅著身邊椅子上放著的錦盒。

走廊走上前去,抱起錦盒放在桌上,打開一看,盒內十八顆鴿蛋大小的東海夜明珠光華四射,哪有什麼傳說中的佛骨舍利?

那金槍客正是小郡王朱徵煊,一看這盒內之物,手中金槍一振,那白衣錦服老者的頸間便是一道血痕。小郡王朱徵煊厲聲道:“犯官汪太淮,你事發了!快快交出佛骨舍利,否則,小心禍延九族!”說罷,一塊團龍金牌便甩在桌上,那“如朕親臨”四個大字,褶褶生輝。

那汪太淮一見那團龍金牌,立即兩眼一黑,心知不妙。這人卻也有趣得緊,先前還嚇得話都說不利索,這會竟沒被直接嚇暈,知道這條命是饒不過了;隻盼一五一十地把那罪行說個清楚,別弄得滿門抄斬禍延九族。於是,便斷斷續續地說清了這事情的始末。雖然仍然是戰戰兢兢,但好歹還算是有些條理,能讓人聽的明白。

那汪太淮說了半天,具體是什麼原因也沒說清楚,就當是他心血來潮吧,竟在昨日把交易地點改在了鎮外,時間也提前到了上午。所以,這會已是交易完成,準備在連雲鎮吃頓午餐後,便回濟州府了。要知道,這連雲鎮的海鮮,那可是濟州府都吃不到的美味。

據汪太淮交代的那瀛桑接貨人和之前錦衣秘衛密報所描述的基本一致,有二十來名瀛桑武士,身手都很普通,沒什麼高手,為首之人,“鬼手秀才”魏佳鵬估計比他都遠遠不如,頂多和汪太淮手下那幾名身著軟甲的護衛首領差不多。但是,他們還有六名忍者隨行。這六名忍者的戰鬥力,眾人倒是毫不畏懼,但逃遁、隱匿之術卻頗為神奇,一不留神,讓他們攜帶佛骨舍利逃遁了,那可就麻煩了。更何況,這聖旨是要全殲來犯的倭人。最後,他們還有兩名瀛桑的陰陽師,眾人不甚了解其戰力,但估計和旁門左道的術士差不多,不會太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