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龍樹菩薩的弟子提婆尊者,是三世紀時南印度人。當時,有婆羅門教想要消滅佛教,有一名外道要脅國王,可是國王一直難以下定決心,便告訴外道,若想毀滅佛法,總要有個理由。外道說:“我可以與佛教的人來辯論,如果佛教能辯贏,就讓佛教繼續,如果佛教不能應對,要它何用?”
辯論牌示掛出來以後,佛教都無人出麵。因為這位外道,數十年來所向無敵,沒有一個人是他辯論的對手,再加上辯輸者必須割下舌頭,因此沒人敢來與之應對。後來,南印度的提婆尊者聽聞此事,便前來應戰。
論辯一開始,外道就問提婆說:“你是誰?”
提婆尊者答:“我是天。”因為“提婆”之名,在梵文裏就是“天”的意思。
外道就問:“天是誰?”
提婆回答:“我。”
外道追問:“我是誰?”
提婆答:“狗。”
外道再問:“狗是誰?”
提婆答:“你。”
外道緊接著又問:“你是誰?”
提婆答:“天。”
外道至此忽然感到大事不妙,因為不知不覺中,已落入提婆言語上的圈套,不管再怎麼問,都是如此的循環法,自己也超脫不出來,最後隻得表示認輸。
提婆就說,佛法慈悲,法理互通,不必彼此爭論勝敗,也不必割舌謝罪,隻要服從真理,就會通達。
因此,外道也心悅降伏地頂禮感謝。
養心法語
在印度的社會,自古以來辯論的風氣就非常興盛,到現今還流行著辯論,例如西藏佛教的辯經就是受此影響。佛教的經律論,像唯識、中觀等,立論之後,也都要經過相互的論辯,才有所成就。所以,佛教史上出現了好多論師,如龍樹、提婆、無著、世親等。
據聞玄奘大師至印度參學時,聽到上述的這一段辯論往事,也不禁讚歎,古代論師辯論的智慧,確實是高人一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