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同埋葬(1 / 1)

禪門裏的教育,很重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從禪師們的語默動靜中,隨處可見禪的大機大用。

例如,過去仰山慧寂禪師就曾讚歎創建叢林道場的馬祖道一禪師,在他的門下“百丈得大機,黃檗得大用”,說的就是百丈懷海及黃檗希運禪師二人在禪法教育下,呈現出不同的獨特風格。

百丈禪師在馬祖門下得法之後,在江西的百丈山建立禪寺,領眾修持,實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

有一天,有位年輕的禪僧哭著走進僧堂裏,百丈禪師看見了,關心地問:“怎麼了?什麼事讓你哭得這麼傷心?”

禪僧邊擦眼淚,邊說:“我的父母都去世了,請求師父慈悲,為我父母選一個安葬的日期。”

百丈禪師看著他,淡淡地說:“好啦,好啦,你先回家去,明天再來訂日期吧!”

年輕的禪僧不解地問:“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必須等到明天專程跑一趟,才來訂日期呢?”

百丈禪師說:“是的,明天再告訴你日期,然後連你也一同埋葬,今天就姑且讓你多活一日吧!”

年輕的禪僧聽了以後,對於自己計較執著於看時辰地理的這種心態,終於有所省悟。

養心法語

一般人對於父母亡故,都要看時辰來安葬,但這在佛教裏,是沒有一定的,隻要大家方便就好。佛教主張“日日是好日”,所以不必看時辰,更毋須看風水,因為“處處是好地”。隻要心正,任何時空都是一樣的。

文中的這一位青年學僧雖然已經出家,可惜還是存有世俗之見,為著時辰地理在計較。因此,百丈禪師給他一個當頭棒喝,也是很大的啟發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