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思不慮(1 / 1)

某天,有位善於講經說法的法師前去造訪杭州的鹽官齊安禪師。

鹽官禪師就問對方說:“請問座主擅長什麼經典呢?”

法師回答:“《華嚴經》。”

鹽官禪師接著又問:“《華嚴經》所說有幾種法界呢?”

法師聽了,很傲慢地回答:“廣說有重重無盡,略說則有四種法界。”

這時,鹽官禪師忽然豎起手中的拂塵,問:“那麼,這是第幾重法界呢?”

法師沉吟支吾了半天,最後正要回話的時候,鹽官禪師立即截斷他的話頭,說:“思而知,慮而解,不過是非正道的鬼家活計罷了!”

養心法語

禪門雖說“不立文字”,但本意並非摒棄文字,不研經教,而是三藏十二部經典終究隻是因應眾生根機所設立的方便法門,最究竟的,還是一心直入與佛相應的真諦。如果世人學道,隻知將佛法落於口上說、心裏思、意中想的玄妙空談,不過徒然擾亂心神,於道又有何益呢?

惠能大師也說過:“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意思是吾人隻要了悟自心,就是契入佛之知見;反之,揣測度量經典教化,不僅落入知識文字的迷障,恐怕也容易墮入偏邪知見的疑謗。要知道,對佛法的體解,不同於知識,它不是世智辯聰,也不是模仿人語的鸚鵡禪,而是在“聞如是”之後,還要“信受奉行”,才能親嚐禪的甘露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