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哦——?!子頤來了——?!”
原本因為看書被打擾的唐衛軒起初還有些不悅,但當得知老仆是來稟告程子頤已至家中時,卻不禁轉而便露出一副驚喜交加的表情!而似乎立刻又有所顧忌一般,趕緊壓低了聲音,小心翼翼地望了望一旁的方向。。。
隻見,唐衛軒的目光所及之處,放有一張躺倒的藤椅,而藤椅之上,正有個大約兩歲大的女娃,安靜地躺在那裏,腦袋下麵墊了幾本書,看樣子睡得正香甜。
見剛剛的聲響,並未打擾到其甜美的睡夢,唐衛軒不由得長長舒了一口氣,猶豫了一下後,便輕輕地放下手中的書卷,隨即便悄無聲息地走出了書房、又緩緩地合上了屋門。慢吞吞、小心翼翼地做完這一切後,唐衛軒這才又朝著客廳的方向疾步走去。。。
唉,匆匆一晃,時間已經過去近兩年了。。。!
就在這步向客廳的短短距離中,恍惚間,往日那些戰火紛飛、爾虞我詐、生死一線的記憶,在沉寂了兩年、幾乎已漸漸快被淡忘之後,隨著程子頤的突然造訪,一瞬間,仿佛又都回到了唐衛軒的腦海之中。
而在如今這午後暖洋洋的陽光照射下,再此回想起記憶中對程子頤最後一眼的依稀印象,讓唐衛軒近乎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說起來,上次兩人的最後一次相見,還是當年戰事未熄時,在草屋內的那一次。
而自從因為負傷與失血而昏迷過去之後,唐衛軒也就再未親眼見過程子頤本人了。。。
其實,即便是在草屋內最終無力地合上眼的那一刻,唐衛軒也並未能十分的確認,程子頤究竟會如何選擇。不過,當唐衛軒再次睜開雙眼、發現自己已身處泗川中路軍的軍營內時,一切簡直如同死裏逃生的夢幻一般。隻有腹部被包紮起來的傷口處,那依然真切的隱隱作痛,仍在時刻提醒著唐衛軒,那恍如夢境般的一幕幕,都曾真實的存在發生過。。。
再次騙過了死神的唐衛軒,在立刻確認了身上的那份信函依然被藏在懷中後,更是不由得長長舒了口氣。雖然之前曾一直寧死也不鬆口,但當自己再次被程子頤相救之後,唐衛軒不禁也漸漸動了惻隱之心,對於程家一族接下來很可能將要麵臨的滅頂之災,也有些於心不忍。。。
而就在唐衛軒正躺在病榻之上、不知到底究竟該作何決斷時,卻從服侍自己的中路軍錦衣衛們處得知,在將唐衛軒上藥比簡單包紮好傷口、送至中路軍軍營之後,由於眾人立即七手八腳忙著救治唐衛軒、一時全無其他心思,誰也沒有留意到,那將唐衛軒送來的少年,卻竟然意外地不知到何處去了。。。!
等到事後注意到時,也隻有個別幾個哨兵還有些許印象:大約就在唐衛軒被送來後不久,仍在昏迷不醒、脈搏微弱、生死未卜之際時,那少年便已悄悄地帶上自己的行囊,無聲無息地牽馬出了營門,隨即落寞地獨自朝北而去了。。。
見醒來之後的唐衛軒迫切地問起此人下落,周圍不明所以的錦衣衛們還以為那離去之人正是對唐千戶下毒手的歹人,於是紛紛請命即刻帶上快馬去追,一定將其帶回營中,聽候唐千戶發落。
不過,在沉默了一陣後,唐衛軒卻搖頭拒絕了眾人的這個提議,從此,也再未提起過此人。
在唐衛軒看來,或許,無論自己是生是死,都是程子頤難以直麵的結果吧。。。
對於這年輕後生選擇在一切答案揭曉前就幹脆一走了之的決定,內心之中,唐衛軒倒是頗能體會到其難處。。。
而此事過後沒有多久,唐衛軒的傷勢尚未痊愈,原本已再次陷入僵持、令人一籌莫展的戰局,又隨即出現了始料未及的意外逆轉!
短短時間內,倭軍竟似約定好了一般,陸續乘船、一股腦地主動撤離了朝鮮。。。
麵對著一座座昔日屢攻不破、今朝唾手可得的倭城,再加上各方的打探,明朝聯軍終於確認了一個難以置信、確是已幾乎板上釘釘的事實:
倭軍的最高主帥,同時也是戰爭的發起者——豐臣秀吉,竟在不久之前,便突然死去了。。。
怪不得,各路倭軍匆匆撤兵,慌亂之中,甚至遺落了不少來不及搬走的軍械物資等等,足見其走得十分匆忙。
按理說,兵不血刃便收複所有失地的明朝聯軍也算是大功告成了。但就在眾人以為戰事已然結束之時,身在中路軍養傷的唐衛軒,卻忽然又聽聞了兩方水軍又即將在露梁海域爆發海戰的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