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瀾-16(2 / 2)

說罷,小西行長又望了眼視野裏有些安靜的外城,轉身繼續對著一旁的侍衛下令道:“立即吹響號角!通知外城的將領和士卒們,讓他們立即帶兵從外麵進攻那座通往內城的城門!快——!我要他們內外夾擊,將其一鼓而下!哼,區區一支孤軍也膽敢夜襲順天城,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

麵對著主將的嚴令,侍衛舉起了手中的號角,但卻遲疑了一下:這號角聲可以分為幾種,有進攻、防守、求援、撤退等多種命令,但卻無法明確傳達出到底是進攻哪個目標的。但在主將不斷的催促之下,侍衛不得已,隻好暫時吹響了求援的特有號角——

“嗚————嗚————”

雖然“求援”的意思不太準確,但隻要讓他們攻擊那座城門就是了!而內城告急求援,外城倭軍前來支援的唯一方法,不也就是隻有立即攻破那座揚起“明”字大旗的一條路嗎?!

於是乎,在主將的進攻命令與號角聲的催促之中,內外城的倭軍很快便被分別組織了起來,幾乎是在同一時刻,雙雙開始慢慢地摸近那座已被明軍攻占的內城城門。

可就在這不斷靠近之時,忽然間——

“砰——!砰——!砰——!”

隻聽城頭之上,接連響起了數聲鐵炮發射的巨大響聲!

深知鐵炮威力的眾倭軍趕緊縮身隱蔽。待響聲散去之後,望著城頭升起的渺渺煙霧,以及模模糊糊中,城頭矮牆間那些明軍特有的頭盔,誰都不敢再輕易大膽衝鋒。麵對持有鐵炮的守軍,強攻會是什麼樣的下場,明軍前兩次的強攻已經說明了一切。如今處於被動的倭軍一方,又接連聽到隨後城頭隔三差五發出的“砰——砰——”鐵炮聲,自然也不願意重蹈覆轍。

於是,及時調整了戰術後,內城外城的倭軍幾乎不約而同地都把鐵炮隊調到了第一線,企圖依賴人數上的優勢,用更為強大的火力壓製住城頭的鐵炮射擊,而後再發動進攻!

“砰——!砰——!砰——!砰——!”

。。。

一陣接著一陣的鐵炮聲隨即在內外城同時響起,冰雹一般的彈丸一輪又一輪地射向了城頭仍在堅守的眾“明軍”,但麵對倭軍的一輪輪鐵炮,城頭上的“明軍”卻依然時不時地傳來零落的鐵炮反擊聲。。。

而更讓內、外城的倭軍各自心生恐懼的是,城頭之上傳來的城牆另一側不明所以的那一陣陣鐵炮射擊之聲!

對於從外城進攻的倭軍而言,之前所聽到的是來自內城的求援、告急的號角,此刻隔著厚厚的內城城牆,聽到躍過城頭所傳來的一陣陣鐵炮聲,更是心驚不已。

有的以為這聲音來自於城頭的明軍,那必定是城頭的明軍加強了鐵炮齊射的火力,禁不住下意識地立刻俯身躲避,不敢輕易露頭。。。

而有的則聽出了聲音來自於內城之中,而並非城頭,不過,這也就意味著:內城的倭軍已然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甚至被從海上進攻的敵軍已經完全逼到了內城城門處!如此說來,整座內城都已經即將失守,而下一步一旦將內城倭軍消滅殆盡後,拿下內城的明軍必然會打開城門,衝殺出來!畢竟外城之外並未受到進攻,此時撤離突圍,興許還有一線生機。。。

無論抱著以上哪種想法,外城的攻勢都因為聽到了內城的鐵炮齊射聲,反而更加緩慢了下來。隻敢一陣陣地朝著城頭空放鐵炮,黑暗之中也不知是否擊中了敵人,更不知道城頭還有多少敵人,隻是一個勁兒地不停用鐵炮射向城頭。。。

而與此同時,內城的倭軍也是抱著幾乎同樣的心理,頂著心中的重重壓力:無論這從城頭傳來的聲響是來自於城頭的明軍,還是城牆另一側的外城很可能已經受到明軍陸上援軍的猛攻而被逼到了緊靠內城的城牆之下,順天城似乎都已麵臨即將失守的厄運。甚至於在某些極端失落、悲觀的新兵看來,自己現在正在做的抵抗,不也是徒勞而又無意義的嗎。。。?

在這樣城門內外彼此的影響下,與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中,盡管身後有將領們在不斷地喝令催促,甚至告知士卒們外城此刻正安然無恙,根本沒有受到明軍的內外夾擊,但是剛剛從明軍奇襲所造成混亂中回過神來的倭軍士卒們,還是將信將疑地不敢一口氣直接殺上城頭,隻是一遍又一遍地舉起鐵炮,向著城頭一味傾瀉著鐵炮彈丸。。。

抬頭看去,尤其是城頭那麵迎風招展的“明”字大旗,實在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倘若明軍真的沒有在外城內外夾擊,城頭的這些明軍奇襲隊又哪裏來的勇氣,敢在這重圍之中的絕境如此明目張膽地豎起大旗,難道是還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

唯有絕對的信心與極度膨脹的士氣,才會做出如此行為,這樣想來,外城又怎麼可能還安然無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