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瀾-8(2 / 2)

聽到李舜臣這樣講,唐衛軒倒也算是心中終於踏實了下來,於是中氣十足地慨然而答道:

“軍不在多而在精!置之死地而後生!若是抱著有進無退、破釜沉舟之決心,八百精兵足矣!”

感受到唐衛軒話語中毅然決然的氣勢,眾將一時無不凜然。

對此計劃,李舜臣也不再反對,於是,就等西路軍的主將劉綎,來做最後的決斷了。。。

不過,思來想去,也許是前後兩次進攻都被挫敗後,劉綎心中也是越發地謹慎小心,不敢再輕易冒險嚐試。遲疑了半晌之後,隻聽劉綎最終說道:

“唐千戶之計確是良策,卻也十分的冒險。畢竟此戰事關重大,還是容本將今晚再細想一夜,明天再做決斷。同時,今晚不妨就按照唐千戶之策的前半部分執行,請陳提督與李將軍的水軍戰船全部燃起火把在海麵上過夜,但暫不進攻。如此一來,望著海麵上的火把經過這平安的一夜後,明夜若是決定進攻,也必會讓敵軍更少些防備。。。”

一聽劉綎似乎還在糾結猶豫,唐衛軒多少有些失望。但是對於劉綎所說的今夜試燃火把過夜、先讓倭軍更加放鬆戒備的建議,倒也比較中肯。由此也可看出,劉綎貌似心中也是有所心動了,隻是還未能下定決心而已。

既然主將已下命令,眾將齊聲領命,陸續告退出帳。李舜臣也先返回海上,雖然還不知道明晚究竟是否按照唐衛軒這冒險而又大膽的計劃執行進攻,但是也準備今晚先依計行事,麻痹一下城內倭軍的警惕。

而在程本舉看來,今日的唐衛軒,以及剛才帳中所表現出的一心求勝的無謂執著,似乎又再度讓自己刮目相看。不過,也帶來了幾分好奇與疑惑,在回去的陸上見周圍已無他人,不禁忍不住問道:

“唐兄,你前些日子不是還說麵對如今局勢,應當靜靜等待的嗎?可是今日卻又為何忽然提出如此冒險的戰法。。。?”

聽到程本舉這樣問,唐衛軒也忍不住苦笑了一下,微微歎了口氣後,慨然言道:

“此一時,彼一時。若是始終未曾總攻,僅僅為了避免將士死傷,將順天城如此圍困下去,直到事態有變,倒也無妨。雖然缺少一場振奮人心的戰場上的勝利,但是既然能兵不血刃地贏得勝利,在我看來,也算得是上策了。但是,我軍今日一早的水陸總攻,可謂準備充足、精銳盡出,最終卻以一場完敗告終。走到這個地步,若始終都未能攻破順天城,用一場勝利來重塑三軍之信心的話。。。倘若日後再度與倭軍對陣,心中卻始終徘徊不去這攻打倭城還從未取勝的陰影,我大明王師豈不永無正視倭城的信心?倭軍雖也是不小的威脅,但病在表裏,而這胸中始終無法彌補的缺憾與陰影,才是三軍真正的最大隱患,病在心中。何況,因為今日的失利,也讓倭軍心生驕傲之心,並篤定我軍並在漲潮之時水陸齊攻之念,反倒是也給了我們一次絕佳的破城良機!為何不試上一試?!”

看著一邊侃侃而言、一邊越來越有些意氣風發的唐衛軒,程本舉雖然未必同意其所講,但是心中倒也為自設伏失敗以來陷入陰鬱的唐衛軒終於得以又一次展現出充沛的活力與生機而感到由衷高興。

隻不過,此時的二人都還不知道,隱藏在暗處的危機,也在一步步地向著二人靠近。。。

就在這天夜裏,一個不易察覺的身影刻意避人耳目地從中軍大帳的後麵悄悄進入了劉綎的帳內。隨後,便與帳內等候多時的劉綎進行了一陣低聲的密探。

隻是談到最後之時,那黑影之人的聲音才稍稍高了一些,隻聽其說道:

“有何不可?如此最好,正愁一個除去張公公這眼中釘的絕佳機會。以正合、以奇勝?嗬嗬,這話聽起來倒是頗有幾分像當初那李如鬆的口氣。既然這樣,索性成全一下這份心意,就讓他去做下一個李如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