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一聽楊鎬話鋒突轉,居然要燒掉所有倭船,身邊的明軍眾將不禁大為疑惑。
這樣一來,豈不等於絕了城內倭軍的退路,逼著對方隻能死守到底了嗎……?!
誰知,楊鎬卻是鎮定自若地環視了一圈眾將,冷冷地說道:“麻提督的提議確是好計,但是,卻也有兩大弊病。這一來,是有損我天朝威嚴;而二者,便並非萬全之策。一旦有倭軍徹夜劫船成功,便很有可能借著夜幕的掩護趁亂駛出外海,放虎歸山。李如鬆提督當初在平壤城網開一麵,不就一不小心放跑了小西行長嗎?!而這一回,本經略絕不會重蹈覆轍,更不能留有任何機會,讓加藤清正也從我的手掌心裏溜出去!”
加藤清正——?!
忽然聽到這個名字,眾將皆是一愣。從前幾日抓獲的倭軍俘虜口中得知,加藤清正這些天碰巧不在蔚山城中,去西生浦催問糧草去了。為了這事兒,對加藤清正恨之入骨的朝鮮軍隊,還咬牙切齒地著實憤恨了好一陣。不過,怎麼這加藤清正又忽然出現在城中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眾將無需懷疑,加藤清正想必就在上午那支援軍之中,從海路進入了蔚山城。本經略之所以如此肯定,也是因為就在剛剛,朝鮮軍那邊的倭軍降將金忠善,啊,也就是原來的岡本越後守,親眼看到了加藤清正出現在蔚山城的內城城頭之上,絕不會有錯……”
哦——?!還有這麼回事……?!
看一看旁邊方才向楊鎬悄悄彙報的張衛乾,再加上提到了這個金忠善的名字,眾將不由得紛紛確信了這一消息。
說到這個金忠善,也是滿奇特的。此人本名岡本越後守,原為加藤清正手下的一名不大不小的中層將領,因在鹹鏡道掩護撤退時戰敗,故而投降了朝鮮。此後,更是效力於朝鮮軍隊,在與倭軍的數次戰鬥中立有戰功,因而被朝鮮國王賜名金忠善,此刻也繼續在朝鮮軍中效力,正是圍攻大軍中的一員。而這金忠善,也就是岡本越後守,其當年的主將正是加藤清正!因此,若此人親眼見到加藤清正出現在城頭,那就十有八九不會錯了。何況,這也更充分解釋了,援軍自海路到來時,那山呼海嘯般的激烈歡呼聲了……
這麼說來,加藤清正此刻真的就在這蔚山城中……?!
想來,自上回李如鬆入朝開戰至今,明朝聯軍還未曾陣斬或俘獲過如此高級的倭軍將領,若是將這加藤清正的腦袋割下來……對其深惡痛絕的朝鮮人首先就必將對明軍感激涕零、永世感激。況且,上回稷山之戰後,雖然向朝廷奏報大捷,但是皇上和朝廷裏的眾臣顯然不是那麼好騙的,對於僅僅隻有幾百顆倭軍首級的戰果,朝廷的回複也是不鹹不淡、僅僅口頭表彰了一番而已,卻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獎勵或賞賜。
這一回,若是將加藤清正的首級送回朝廷……這貨真價實的功勞,必然讓朝廷心悅誠服,令聖上龍顏大悅!到時,眾將又豈能少得了加官進爵?!
想到這裏,倒是再沒有多少將領對這一決定表示反對或質疑了。就連麻貴和其手下幾名嫡係將領,也是對原本的計劃多了幾分疑慮。
麻貴所想的,倒不是立下多大功勞的事情。而是在確認加藤清正身處蔚山城中後,若真的不慎被其趁夜劫船逃了出去,可就真的有些糟糕了……畢竟,自己隻是想著如何破城,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保證沒有倭軍趁亂可以逃得出去。而一旦加藤清正僥幸從海上突圍而出的話,非但弄巧成拙,若再被反對這一計劃的楊鎬安上個“私通倭國、暗放敵將”的罪名,自己可真的是吃罪不起……而一心想將加藤清正剝皮食肉的朝鮮人,恐怕也絕對不會容忍自己放跑了好不容易圍住的加藤清正,日後指揮起來,也必是困難重重……
這樣看的話,計劃成功,自己也分不到多少功勞;而一旦失敗,全部的罪責,恐怕都將獨自一人承擔……
想到這裏,麻貴也不禁退後了半步,表示讚同燒船。
“好——!”
看眾將再無疑慮,楊鎬滿意地點點頭,看了眼等在一旁的傳令兵,冷冷地說道:“還不去傳令?!”
“額……遵命——!”
望著那傳令兵騎在馬背上漸去漸遠的身影,楊鎬微微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似乎依然在感慨著,這天賜的良機。沒有想到,自己這次的運氣會如此好,不僅碰到個沒有修完的倭城,而且加藤清正還特意跑回來自投羅網來送死!自己不收下這份厚禮,實在都有些對不起加藤清正的這一番千裏送首級的誠意了……哈哈哈哈!
更何況,就算一時無法攻克高聳的內城,根據東廠張衛乾提供給的機密消息,自己還有一張底牌……
保證能夠拿下眼前這座彈丸孤城!
想到這裏,楊鎬的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微笑,更是想到了上回給自己搗亂的那個姓唐的錦衣衛千戶。這次,等本經略提著加藤清正的腦袋回漢城,看那多嘴多舌的唐衛軒,還能挑得出什麼是非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