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田一成看來,既然對手拒絕了自己的好意,那也沒有必要客氣了!就算事後有人說自己勝之不武,那也是唐衛軒自己找死、硬要逞強的結果,自己也算是仁至義盡。何況,見唐衛軒不打算更換武器後,自己也並未更換手中的兵刃,所用的同樣是對手原本的兵器,可謂公平至極。
想到這裏,黑田一成緊緊握住了手中同樣鋒利的繡春刀,做出了準備一擊致勝的最後準備……
陣前的氣氛再度繃緊,眾人屏氣凝神,期待著一分勝負的一刻來臨……
“西奈——!”
隻聽黑田一成大吼一聲,隨即握著唐衛軒的繡春刀,揮刀逼近上來,因為刀身輕了不少,這倭將的動作與刀勢不禁顯得更加地敏捷,而就在眾人以為唐衛軒這下子恐怕更難以閃避逃脫之時,卻見唐衛軒兩腳穩穩地紮在地上,不僅絲毫沒有打算躲閃的意思,反而深深地運起了一口氣,用那怪異的姿勢握緊手中的長刀,除了握在刀柄後端的一隻手外,另一隻手迅速摸上了刀刃中部並未開刃的地方,兩手提起長刀,雙目一瞪,竟毫不畏懼地打算正麵迎敵——!
“當——!當——!當——!”
在眾人目瞪口呆的凝視中,兩個人在陣前的刀光劍影間你來我往,雙方的兵器不時發出清脆的磕碰,而在接連的數招之中,以那怪異持刀姿勢迎上前的唐衛軒,卻使出了一係列根本不像是刀法的奇怪招式,將手中較長兵器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反而令並不太習慣輕薄繡春刀的黑田一成在詫異之餘、被逼得連續後退了數步。
望著唐衛軒竟然奇跡般地逆轉了局勢,甚至反而漸漸占據了上風,就連本該大聲為之喝彩的明軍士卒們,此刻也是瞠目結舌,長大了嘴巴,一時驚訝地說不出一個字來。不僅是普通的明軍士卒,對麵的倭軍士卒、錦衣衛們、甚至也包括自認為在場之人裏最熟悉唐衛軒的程本舉,幾乎所有人都是感到一陣不可思議與難以置信。而其中最為不解的,當屬唐衛軒所用的這套既非明軍刀法、也未倭刀刀法,甚至壓根兒就不像是刀法的怪異招式……
忽然間,望著唐衛軒兩手之中上下飛舞的長刀,一直緊鎖眉頭的程子頤好像是認出了什麼,頓時脫口而出道:
“啊……這……這不是那本《少林棍法闡宗》裏麵的招式嗎——?!難不成,唐將軍所用的這套招式,乃是少林棍法——?!”
少林棍法——?!
一聽此言,聞者莫不驚奇,轉身去看,確實唐衛軒所用的招式頗有幾分像是棍法,尤其是那怪異的握刀姿勢,此時眾人也恍然大悟。怪不得是兩手一前一後,那很可能本就是握棍的姿勢!
不過,說是棍法,卻依然有幾分不太像……
“等等,你說少林棍法——?!”程本舉皺起了眉頭,有些將信將疑,凝望著唐衛軒的出擊招式,不解地說道:“且不說唐千戶他為何會用少林棍法。但看這招式,經你這麼一說,雖然的確不是刀法,但是刺擊的動作如此之多,比起棍法來,反而更像是槍法才對……”
程本舉一言道出了眾人共同的疑惑,引得周圍一片點頭。
而程子頤則依然是驚喜交加、充滿肯定地說道:
“沒錯!就是少林棍法!晚輩的伯父當年在少林苦練棍法十餘年,就曾說過,少林長棍本就是三分棍法、七分槍法,兼槍帶棒為其最大的特點!如果不像槍法,反而不是少林棍法了!”
聽程子頤如此一番解釋,眾人又多少清楚、相信了一些,同時,更多的明軍士卒也管不得那到底是棍法、刀法、還是槍法,能贏就行!於是終於緩過了身來,開始紛紛興奮不已地齊聲呐喊!局勢也漸漸向著有利於明軍的一側開始傾斜!
隻是,一片大好形勢中,正被萬眾矚目、手中長刀也不斷上下飛舞的唐衛軒,此刻的心中,其實卻是異常地緊張與焦慮:
千算萬算、自己居然還是漏算了!
看來這一次,希望渺茫,難道真的是難逃一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