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城一戰-3(1 / 2)

不多時,包括唐衛軒和程本舉在內的眾將,便都已回到了方才的提督府正堂之中,紛紛落座。隻不過,此時的主位上,坐的人換成了經略楊鎬,而身為提督的麻貴,則隻能暫時屈居次席,坐在楊鎬的一旁。

同時,頗讓唐衛軒有所在意的是,許久不見的張衛乾在進入正堂之後,卻並未落座,而是像侍衛一樣,麵無表情地靜靜站在了楊鎬的身後一側……

而隨著身為東廠掌班的張衛乾目光所略之處,堂內的眾將不由得都有些緊張地挺了挺腰杆,盡量回避著其灼灼逼人的冰冷目光,屏氣斂聲地小心等待著新任經略大人的指示……

看得出,既沒有人想招惹這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經略大人,更沒有人想被東廠之人抓住任何的把柄。尤其,又是在這陸上連續丟地失城、屢戰屢敗的敏感時刻……

楊鎬似乎也很滿意眾將謹小慎微、對其頗為敬畏的如此氛圍,在威嚴地掃視了一圈之後,便開始逐個聽取如今最新的戰事情況彙報,並不時捋著胡子,發表幾句評論。

這時,借著眾將一一彙報的機會,唐衛軒也算是了解了在座的為首幾名武將的名字和品級,在麻貴之下,首先便是之前讚同出站的那位副總兵解生,後麵則依次是三位遊擊將軍,牛伯英、楊登山和頗貴。同時,唐衛軒也注意到,也不知是否是巧合,這些將領所轄麾下軍隊原本的駐紮地,竟基本都是在大同、宣府一帶。說起來,麻貴卸任之前,好像就是一直在大同、宣府一帶執掌軍權。這樣看來,在座的這些已經早一步趕到漢城的各路明軍將領,也基本都是其在大同、宣府時的昔日舊部了。也許正是因為老上司急需用兵,麾下嫡係才這麼賣力地及時趕到吧……

一邊默默想著,一邊觀察著堂內眾將,本不想惹上什麼麻煩的唐衛軒和程本舉,就這樣坐在角落之中,仿佛置身事外地靜靜旁聽著。原本也不打算主動攙和些什麼,但是坐在主位上的楊鎬和站立其後的張衛乾二人,一個頤指氣使、所點評的話語基本全不在重點之上、大多是些毫無實際用處的大道理,卻也無人敢於頂撞;而另一個則冷若冰霜、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堂內眾將,令人不禁脊背發涼。望著這一幕,最不想惹是生非的程本舉都有些看不太下去了,皺著眉頭盯著初來乍到卻架子十足的楊鎬和張衛乾二人,忍不住小聲嘀咕道:

“媽的,狐假虎威……!”

隻是,唐衛軒也不知道,程本舉所指的,到底是新任經略楊鎬借著背後東廠的這麵大旗在抖一抖官威,還是東廠的張衛乾借著楊鎬的經略之職在此作威作福……

不過,謹記著之前教訓的唐衛軒,也的確不想去招惹這東廠的張衛乾。加上之前聽程本舉所說,駱指揮使即將歸鄉養老,而到時新任的錦衣衛都指揮使,很可能就是那位唯東廠張公公馬首是瞻、曾在詔獄之中和自己打過照麵的王之楨。這種情況下,如今尚能勉強與東廠分庭抗禮的錦衣衛,日後很可能就隻有對東廠唯命是從的份兒了。想到這裏,縱然千般萬般看不慣東廠之人,唐衛軒也不太想去給自己再白白惹上什麼麻煩。

何況,唐衛軒也隻是對張衛乾的作派風格有些不太認可,但是回想起當初幸州山城一戰,自己和不少錦衣衛弟兄多少也算是欠了當時用潤物弩一箭射中敵將肩膀的張衛乾一個人情。再進一步說,如果東廠能在前線發揮更大的督戰作用、有利於戰局的發展,而不是像上次那個鬼鬼祟祟的廠衛一樣做些見不得人之事的話,唐衛軒甚至也不介意助其一臂之力。畢竟,大敵當前,唐衛軒也不想因明軍的內部爭鬥而耽誤了大局。

“這麼說來,戰局搞到這個地步,都是遼東軍的楊元與陳愚衷二將不聽調遣、難以駕馭的罪責了……?”

忽然間,隻聽楊鎬在聽完麻貴等人的彙報後,突然帶著些怪異的語氣如此問道。隨著楊鎬此話話音一落,堂內隨即陷入一片鴉雀無聲的沉靜,同時也將暗自沉思的唐衛軒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麵前的軍議會上來。

“……”

麻貴看了看臉上不冷不熱的楊鎬,又用餘光小心翼翼地看了下表情冷若冰霜的張衛乾,既沒有回答是,也沒有回答否。其餘眾將也是暫時避開了主位上楊鎬與張衛乾的目光,沉默不語……

“哼……!”見眾人皆緘口不言,楊鎬冷冷地哼了一聲,而後緩緩地下令道:“傳我命令,將作戰不力、棄城失地的楊、陳二人即刻押回遼東,按照軍法處置!今後,若再有輕言棄守後撤者,亦照此例、絕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