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唐衛軒此話,沈惟敬似乎被觸到了心中的某個心結一樣,表情瞬間為之一變,無比嚴肅地盯著麵前的唐衛軒,久久地與之對視著,但卻沒有一句回答。
直到一陣沉默後,沈惟敬似乎感覺到唐衛軒已經猜到了什麼,臉色又反而不再那樣在乎了似的,仰頭長笑一聲,而後,仿佛帶著無比的感慨之情,如此說道:
“嗬嗬,唐將軍,不瞞你說。恐怕,不僅是你,數百年後的後人,也未必會理解老夫的這番所作所為。也許注定會失敗,日後老夫本人恐怕也會淪為後人的笑柄、被描繪成一個膽大妄為的狂人或者小醜吧……”
說到這裏,沈惟敬那無奈、自嘲的語氣忽然一轉,猛然間變得著實堅定了不少:
“但是,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曾在抵達倭國前給你說的那番話:這,將會是大明一統天下最好的、也是最後的一個機會了!無論世人和後人是否能理解,我沈惟敬也會為了這畢生努力的目標而竭盡全力,直到成功為止!”
望著皺起眉頭、似乎難以理解其含義的唐衛軒,沈惟敬多少泄了些氣,微微歎了口氣後,又繼續淡淡地說道:
“雖然現在還無法向唐將軍你詳細說明。但是,倘若大功告成之日,或是我沈惟敬身敗名裂之時,沈某一定會和你解釋個清楚。這個日子,想來也不遠了。今日剛剛接到倭國的正式知會,後日我便會跟隨楊大人進駐大阪城,宣布大明皇帝陛下的詔書,倭國幾乎全部大名也會悉數到場。唐將軍若是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也盡可以留守堺港官邸,繼續調養,無需與我們一同前往……”
說罷,沈惟敬緩緩地轉過身,也打算推門而去了。而此時,卻馬上聽到了身後快速而又果斷的一聲回答:
“沈大人,這點請您放心,宣旨儀式,我一定會去的。”
“哦?”沈惟敬已經背過的身體微微一顫,略有些驚異:“怎麼,唐將軍你不是覺得那詔書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沒錯!”唐衛軒倒是似乎完全並不避諱,“我不僅懷疑、甚至基本已經肯定,那詔書之中一定有什麼不可大白天下的秘密!但,正因為如此,我才更一定要去!不過……”
說到這裏,唐衛軒話鋒又是一轉:
“我也十分相信,沈大人您的一腔決心。您三番數次出生入死,謀求議和,我冒昧揣測,想必也一定有您深信不疑的堅定理由。雖然唐某現在還不太能理解,但是卻願意後日隨您一同前往,親眼見識一下,這所謂大明一統天下最好的、也是最後的一個機會!”
回身凝視了一番一臉鄭重的唐衛軒,沈惟敬沒有再多說什麼,隻是微微笑了笑,長舒一口氣,背著手,慢悠悠地邁步推門,離開了房間。
其實,對於唐衛軒來說,除了心中的好奇,與身為使團領隊的職責所在,還有一件事,也同樣在驅使著唐衛軒後日親臨現場,一探究竟,因此,即便是明明有小西櫻子的警告在,唐衛軒依然決定親入虎穴。而這件事,便是昨晚依稀留在唐衛軒心中那揮之不去困惑……
那神神秘秘的倭國大名不僅極為不合常理地果真兌現了諾言、釋放了自己和小西櫻子,而且還莫名其妙地要自己給皇上轉達那樣一句模棱兩可的問候。真搞不懂,那渾身上下都令人不寒而栗的家夥,究竟是想做些什麼。
既然這件事情不能與小西櫻子或者沈惟敬共同商議,唐衛軒也隻能靠自己去觀察判斷了。而後日的宣旨儀式上,按照沈惟敬方才所言,倭國大名也會悉數而來,至少,這一次,唐衛軒也可以光明正大地見識一下昨夜那神秘的府邸主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
兩日時間,轉瞬即過。
待第三日的陽光鋪灑在大地上時,以楊方亨為首的大明使團主要成員,已在倭國衛隊的引領下,正式前往堺港北方的豐臣秀吉居城——大阪城。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此日不僅天朗氣清,在從堺港通往大阪城的道路兩旁,人群聳動,觀者如堵。看樣子,議和宣召之事在堺港大阪附近已是盡人皆知,無論老弱婦孺,也萬人空巷地紛紛趕來,前來一睹從天朝而來的大明使團。
因為早有準備,道路兩旁除了比肩繼踵的圍觀百姓,還有著一排排倭國的士卒,披甲配刀、分列左右,負責維持秩序。與之相對,身為正使的楊方亨也隨即下令使節團用起了全副儀仗,打起精神,一路上鼓樂喧天、威風凜凜,盡顯天朝威嚴。
很快,大明使團一行便抵達了大阪城腳下。
當初站在堺港的高坡上遠遠望去,隻覺得遠處的這大阪城甚是巍峨雄壯,頗有幾分一國王者的氣勢。不過,現在在大阪城腳下再仰頭一望,才發現,除了高聳堅固,這大阪城的多處閣樓,居然都裝點得金碧輝煌,一派富貴之氣。陽光照射之下,更顯得熠熠生輝、頗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