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天氣微寒。
趁著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唐衛軒已悄悄地獨自回到了自己家中,與那在廳內秉燭坐了一夜的木訥公公換回了衣衫後,立刻轉身到臥房內,看到了正坐在床頭,伏在案台前滿臉倦容的李紋月。
望著李紋月熟睡過去的麵龐,唐衛軒實在不忍打擾。李紋月昨日忙了一天,晚上看來也是幾乎徹夜未眠。直到臨近黎明之際,這才垂下了越來越沉重的腦袋,趴在案台前打了一陣盹……
輕輕扯了件外衣過來,小心翼翼地蓋在了妻子的身上,唐衛軒的心裏,多少有些愧疚。
自從自己帶李紋月回到京城之後,似乎就一直未能過過幾天安心日子。不是為顏副千戶的那紙婚約所累,就是無端入獄、一去便是一年之久……想想看,相識的這些日子裏,李紋月不是在前線悉心照顧著帶傷的自己,就是在家中守候著自己希望渺茫的歸來。而自己為李紋月所做的,真的很少很少……
想來想去,大概,也就隻有李紋月正伏著這個梳妝台,是在第一次得到陛下賞賜的幾百兩銀子之後,特別為李紋月悄悄訂購的。原本打算在打造完成之後,給李紋月作為一個意外的驚喜,但沒有想到的是,當這梳妝台送到家裏之時,自己卻已生死未卜。想必,望著這自己遺留下來的最後禮物,留給李紋月的,也並非是什麼驚喜,而隻是睹物思人、一年中始終揮之不去的悲傷吧。
看著自己疲憊不堪的妻子,又想到昨夜剛剛與陛下的那番談話,唐衛軒越發感到有些愧對眼前人。不過,好在,距離使團出發,應該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裏,倒是還可以好好再陪一陪李紋月。希望,她能好好地睡下去吧……
唐衛軒用柔和的目光,靜靜地看著熟睡的李紋月,享受著這久違的溫馨與平靜。
隻是,唐衛軒心中明白,這份難得的平靜,恐怕也持續不了多久了……
不多時,李紋月似乎感應到了什麼,緩緩起身,看到了身旁的唐衛軒,不禁喜出望外,似乎又隔了一年未見一般。或許,在李紋月看來,每一次的別離,甚至都有可能是生死的永別。甚至,在來到這京城之後,好像每一回的短暫分別,竟讓人感覺比在朝鮮戰場上時更加的凶險……
心中正感到一陣欣慰,但是看清楚唐衛軒目光中帶有的那一份無奈與歉意後,李紋月似乎也很快明白了過來,唐衛軒昨夜想必又有了新的使命。而這份新的使命,想必就是那隨大明使團前赴倭國出使宣旨之事了……
其實,關於很可能會隨使團再赴倭國的事情,唐衛軒之前也和李紋月說過,隻不過,那時隻是一種模糊的推測,卻沒有想到,竟然真的一語成讖……
李紋月雖然萬般不情願,但是事已至此,也十分的清楚,於情於理、於公於私,以唐衛軒的性格,都不可能拒絕這項使命。無論有多麼的凶險,無論自己是否剛剛新婚燕爾……
李紋月能做的,也就隻有祈禱、與祝福了……
不過,好在,老天似乎也並非那樣的無情。唐衛軒要等到過了正月,待使團的一切都準備停當了,才會正式啟程。在那之前,倒是還可以在京城的家中,再待上二十餘日。
聽到唐衛軒這樣講,李紋月多少有些欣慰,這樣一來,兩個人至少還能享受一下後麵二十餘日甜蜜的二人世界。
更何況,比起上回唐衛軒的一去不複返,這一回唐衛軒一夜便平安歸來,自己又怎能強求太多呢。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李紋月立刻開始張羅開火做飯,擔心、折騰了一晚上,忽然放下心來,兩個人都有些饑腸轆轆了。
唐衛軒肚子確實也有些扁了,忍不住抱了下妻子,又好好安慰了一番後,便由著李紋月前去燒火做飯,而自己也坐在了桌子前,開始靜下心來,捋一捋接下來要做的幾件事。
其實,在從皇宮返回家裏的這一路上,唐衛軒已經對後麵的這十幾天做好了大致的安排。首先,是自出獄以來,自己一直想做但卻還沒來得及做的幾件事:
當初,在詔獄地牢中時,多虧了獄卒老楊的照顧。這老獄卒忠厚老實,對自己也是出自真心的關照有加,如今在出發前,自當親自去拜謝,備厚禮相贈。盡管老楊似乎也不貪圖這些,但畢竟可以聊表自己的一份心意。
同時,對於獄中的那位錢知府,不僅當初多虧了其指點迷津,才引導著一直蒙在鼓裏的自己,解開了過去的謎團,其洞察力與人品,唐衛軒也是敬佩有加。對於其不幸得罪權貴而入獄的遭遇,唐衛軒也是身懷同情。隻是,既然當初是皇上親自將其打入的詔獄,自己自然是無法為其翻案了。但記得獄中曾聽說,錢知府家中尚有一個幼子,時常掛念,孤兒寡母也的確生活得並不輕鬆。派人送去些銀兩,也算是自己為其盡一份力了。
至於那位隔壁瘋瘋癲癲、讓人摸不透的瘋子,唐衛軒既沒有什麼好感,也沒有什麼惡感,但畢竟覺得有些可憐,憑著自己現在千戶之職,特別吩咐獄中那些行刑的獄吏不再對其用刑,應該沒有問題。那家夥雖然未必是什麼善人,但對於曾經在詔獄中待過的唐衛軒來說,對毫無意義的用刑實在是深惡痛絕,自己不想再看到,也不想那已經被折磨得瘋瘋癲癲的家夥,再無端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