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霾的天空下,寒風蕭瑟。
深秋的寂靜中,處處是一副落寞的景象。
在這朝鮮慶尚道官道道旁的幾棵大樹上,還垂掛著最後幾片發黃幹枯的樹葉,寒風一吹,便也搖搖欲墜地左右搖擺著,好像隨時都有可能被刮落,與其他的落葉一樣,揮灑在這片血跡尚未幹透的土地上。
冬天的腳步已經漸漸近了,越來越多的枯葉隨風而落,在這昔日熱熱鬧鬧、人來人往的官道上,居然也積了足有厚厚的一層。更奇怪的是,數日以來,卻也無人來打掃。隻在偶爾有一陣勁風掃過之時,厚厚的落葉才會被掀起一層來。而落葉下時不時裸露出來的死人屍骨、或殘肢斷臂,剛剛露出一角,便又很快被新的落葉所覆蓋,似乎沒有一絲的痕跡。不過,盡管有這些層層疊疊的落葉所覆蓋,但那股刺鼻的腐爛屍臭,卻依然會在落葉下慢慢地彌散出來……
不僅如此,向著官道沿途的幾個舊日村莊裏望去,不少殘垣斷壁間,也時常會見到幾隻吃得頗為肥壯的野狼,正在四下裏徘徊,甚至,偶爾還能看到它們口中叼著一隻死人的斷臂或小腿。雖然它們口中的“美食”看起來早已經腐爛發臭,但在這些已經吃紅了眼的野獸眼裏,卻似乎依然是可口的美味佳肴。
一天到頭,大概也就隻有在這日頭高照的午時,才會有零星幾個瘦骨嶙峋的當地村民,從破敗不堪的村落中探出頭來,一邊小心翼翼地結伴提防著野狼,一邊趕緊四處刨些野菜,借以果腹……
這時,一陣隱隱約約的馬蹄聲,突然從遠處的官道上傳來!
幾乎與此同時,這總共十幾個衣衫襤褸的朝鮮村民,便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動,無需誰組織,便全部悄悄地摸到了官道的兩旁,躲在厚厚的落葉下,仔細傾聽著官道上傳來的動靜……
根據他們以往的經驗,若這馬蹄聲隻有寥寥數個的話,大多是經過此地的零星斥候。如果是倭軍斥候的話,通常沒有什麼可說的,抄起竹槍、鋤頭,大家夥兒一擁而上,興許就能合力攔下來一個,這樣,宰殺了馬匹,外加其身上的口糧,基本也就能讓眾人幾天內不至於餓肚子。而且,抓到的倭軍士卒,也可以好好折磨一下,借以泄憤,也算是為自己死去的親人們報仇雪恨。
如果,是大明、朝鮮的官軍或附近義軍的斥候,大家夥兒湊到路邊,沿街磕幾個頭,沒準兒也能求到幾塊幹糧。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大家最為期待的。那就是,來的是成群結隊的大明或朝鮮軍隊。這樣,眾人一起去求情,興許就能從帶兵將官的那裏求到些成袋的軍糧,運氣好的話,足夠大家再多撐上個七八天的。
不過,很快,眾人的臉上都流露出了滿滿的失望,沒有想到,今天居然遇到的是最差的一種情況——
南麵不遠處的官道拐角處,最先露出身影的,乃是三兩個倭軍武士的打扮。而且,從聲音上來聽,來的恐怕至少有上百人之多。以自己區區十幾個瘦弱村民之力,和這樣規模的倭軍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大家歎息了一陣、又恨恨地望了眼那些遠處的倭軍身影,便打算趕快轉身,躲回村落裏的殘垣斷壁之中去了。
不過,也不知是誰多看了幾眼,忽然喊道:
“咦,怎……怎麼會有咱們的官軍也混在一起?!”
經這一聲提醒,眾人立刻再次扭頭望去——
“哎,還是真的呢?!”
眾人誰也沒有想到,在為首的幾個倭軍的身後,居然還出現了越來越多朝鮮官軍的身影……
該不會,是倒戈倭國的朝鮮降軍吧……?
抱著這種懷疑,眾村民又仔細觀察了一陣,紛紛感到越發地好奇:那些朝鮮軍,的的確確打的是朝鮮官軍的旗號,而且看起來似乎也很精悍,與唯唯諾諾的朝鮮降軍相比,氣質大不相同。應該,至少是朝鮮官軍中的主力精銳才是。而且,朝鮮官軍是分作了兩隊,走在了中間一隊狹長倭軍的兩側,好像是在護衛,或者,是押送著中間的那隊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