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漢城-26(2 / 2)

趕來支援的那三個忍者,看起來身手都不差,再加上小西櫻子,真打起來,可能還會占據上風。隻是,對方那三個剛剛趕到的忍者還隻是擺好了姿勢,似乎仍在等待著小西櫻子的進攻指令。

頓時明白當下形勢的唐衛軒、程本舉、老周三人手中的刀柄又握得更緊了一些。而程本舉甚至直接小聲地脫口而出道:“看來剛才還真應該直接除了她……這下麻煩了!”

不過,小西櫻子一時也沒有任何反應,就如同剛才一樣,詭異而又帶有些微笑地盯著唐衛軒幾個人,既不進攻,也不撤離,似乎依然在考慮著什麼。

就在雙方相持之時,天空中忽然傳來一聲從遠處傳來的悠揚號角聲:“嗚~~~~~~”

唐衛軒幾個人相互對視了一下:這不是明軍的號角。那,又隻能是倭軍的了。

隻是,誰也不敢肯定這倭軍號角的含義。此時此刻,也實在猜不準山林外麵的主戰場上又有了什麼新情況。於是,幾個人再次盯緊對麵的四個忍者,萬分警惕地戒備著他們下一步的行動。

“唐將軍,或許你的確剛才該聽那位姓周的將軍的話。”小西櫻子忽然開口而出一句漢話,同時輕輕一笑。

這倭國女子居然還會說漢話!除了唐衛軒外,老周幾個人都是一愣。那豈不是方才幾人的對話,對方也都聽得懂了?!幸虧剛才也沒說什麼明軍的機要之事,否則,幾個人還真的非要與之拚一拚了,否則一旦泄漏了明軍的底細,幾個人都難辭其咎!

而小西櫻子這時已經轉過身去,淡淡地留下一句:“下次,唐將軍你可就沒這麼幸運了。”話音剛落,便帶著幾人,轉眼間便身形一閃,消失不見了……

約半個時辰後,一路跌跌撞撞走出山林的唐衛軒等人,終於又在官道上和明軍大隊會合。轉頭一看,繞了大半個圈子,原來也沒走出多遠,此地正是來時所途經的碧蹄館。

而此時,唐衛軒、老周等幾人還好,小腿受傷的趙大力也不知是不是失血過多的緣故,再也無法獨自支撐,隻好由老周扶著,和其他一些傷兵一道被放到馬車上,待趕回開城後一並由隨軍醫者進行醫治。

而其餘幾個人,則從同袍們的口中,了解到方才幾人在山林中時這邊所發生的事情:眼見倭軍還打算繼續窮追,退至碧蹄館這裏的李如鬆竟下令反身衝鋒。借助三眼火銃最後一發的齊射威力,和親衛軍們拚死一擊的氣勢,不僅成功阻擊了倭軍的追擊,不久後,倭軍也吹響了那悠揚的總撤退號角,全軍有序地退了回去,脫離了和明軍的進一步接觸。

聽到這裏,唐衛軒也猜了個七八分:看來,方才在山林中聽到的那最後一聲悠長的號角聲,正是倭軍總撤退的信號。而後撤的原因,大概也是因為在挫敗了明軍勢如破竹般的攻勢後,倭軍已經成功地阻止了明軍自攻取平壤後閃電般的千裏推進,完成了此次戰役的戰略目的;與其以疲憊之師繼續深入追擊、反而可能再中了明軍的圈套,不如見好就收。何況,反正李如鬆也已經突出了重圍,以步兵為主的倭軍主力,無論如何也難以再抓住這位大明東征軍主帥了。

待殘餘的眾明軍集結完畢、整隊後撤時,唐衛軒粗略一掃,來時總共五千人上下的明軍鐵騎,如今大約隻剩兩千人上下……而自己麾下的錦衣衛們,也隻剩了十個人,且半數以上都帶了傷……

望一眼僅剩的明軍戰馬那些沾滿血汙的馬蹄,不禁讓人感覺到,在這一刻,此處的地名—碧蹄館,該改為“血蹄館”才更為貼切……

戰鬥雖已停歇,但是雨雪似乎越下越大。陰鬱的天空下,身在緩緩後撤的隊伍中,唐衛軒不舍地回過頭,再望一眼雨簾中那似有似無的朝鮮王京——漢城。而眼前浮現的,卻是如今已生死陌路的那幾十個錦衣衛的弟兄們,當年聲容並茂地在一起吹牛胡侃、朝夕與共的音容笑貌;和那些喪命於此戰中的數千明軍將士,他們在戰鬥中奮死拚殺、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的英勇身姿。還有,就是最後轉瞬之間、消失於無影無蹤的那一襲紫色身影……

下一次,一定記得要問一下桂月香的埋葬之處。唐衛軒握著那柄從樹幹上拔出後一致帶在身上的十字劍,暗暗想著,而隱約間,竟有些懷念那股獨特的恬淡香氣……隻是不知道,還是否會有下次的相遇……

遙遠的漢城,漸漸於雨簾中消失在眾人的視野裏。而主帥李如鬆,在調轉馬頭撤退的最後一刻之前,依然麵色嚴峻地朝漢城方向盯著什麼地方。也沒有人知道,在這一刻,初嚐敗績的東征提督李如鬆,究竟看到了什麼,又在考慮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