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漢城-12(一)(1 / 2)

此時,埋伏在南岸倭軍東南方的五十來名錦衣衛,也在密切關注著倭軍營壘的變化。

麵對明軍即將展開的包圍,困守營壘的這一小撮倭軍居然還沒有人衝出來突圍或送信,唐衛軒身邊的程本舉不禁有些焦急,“唐兄,他們該不會是打算死守待援吧。”

唐衛軒沒有回答,隻是皺著眉,靜靜地注視著戰場的變化,耐心等待著什麼……

又過了一陣,就在北岸的明軍已經搭好浮橋、大隊騎兵跨過白川,即將與昨夜繞道上遊、渡過南岸的查大受所部會合時,倭軍營壘的北門居然直接被打開了!

幾乎同時,數百倭兵手握各式兵刃,一窩蜂地從營壘中衝了出來,直撲向岸邊的明軍騎兵!

不僅剛剛渡江、正在岸邊整隊的明軍騎兵們吃了一驚,連在側後方觀戰的眾錦衣衛也倒吸一口冷氣。區區幾百倭兵,還基本都是步兵,正麵衝擊數千明軍騎兵……這,這不就是送死嗎?

雖然倭軍的拚死一擊有些出乎意料,但是早在岸邊整好陣型的查大受反應非常迅速,立刻下令吹響了全軍衝鋒的號角。立時,無數戰馬開始奔騰,卷起一陣煙塵,直撲向從營壘中衝殺出來的那幾百倭軍。

盡管實力相差懸殊,但麵對四麵八方湧來的數千大明軍隊,倭軍的衝鋒似乎沒有一絲遲疑,一頭便紮進了明軍的陣勢,展開了血光四濺的激戰。

看到這一幕,埋伏在側後的錦衣衛們也不禁有些動容,尤其是曾親眼目睹過當日史儒所部最後背水一戰的唐衛軒、程本舉、孫世祿三人,更覺得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如同似曾相識一般。

“看來,倭國也有壯士啊。”也不知是身後那個錦衣衛,脫口而出了這麼一句感慨。

而此時唐衛軒的眉頭,卻似乎皺得更緊了些,望了幾眼北邊的廝殺後,立刻又將目光移回倭軍營壘的南門。

果然,倭軍營壘的南門也隨後悄悄地被打開,而後,八、九個倭軍武士騎著戰馬立刻衝了出來!此時,大多數營壘外的明軍騎兵正被衝出營壘北門的倭軍死死纏住,也一時沒有顧上南門是否還有倭軍借機逃脫,所以這些倭軍武士騎著馬很輕易地就趁亂直接衝出戰場,直奔東南麵唐衛軒等人所在的官道方向而來!

“注意!”唐衛軒一聲提醒,幾十個錦衣衛立刻各就其位,按照預先部署隱蔽起來,做好了伏擊的準備。

待倭軍的馬蹄聲一踏上官道,負責絆馬索的幾個錦衣衛們立刻拉直了隱藏在地下的繩索。“嘶——”隻聽一聲戰馬的悲鳴,頭先衝得最快的一個倭軍武士直接被甩落下馬!

後麵的其他幾個倭軍武士中沒能及時反應過來的,也都連人帶馬,一並被狠狠絆倒在地。即便反應及時、勉強拉住韁繩的幾個倭軍,也是連連踉蹌,受驚不小。而就在這眨眼之間,埋伏在四周的錦衣衛們已經一擁而上,將這九個倭軍團團包圍,困在當中。

見勢不妙,這幾個倭軍立刻抽出刀刃,準備拚死一搏。誰知,唐衛軒早已有了防備,一揮手,周圍的錦衣衛們立刻搭起弓箭。

“放!”唐衛軒一聲令下,幾十支箭立刻射向包圍圈當中的倭軍。幾乎與此同時,又是一陣馬匹的慘叫與嘶鳴。待已經閉上眼睛、準備被亂箭射死的倭軍武士們再次睜開眼睛時,隻見自己的坐騎皆已被明軍射死,而九個倭軍,隻有三個人被射傷,其餘大多並未中箭。

“抓活的!”還未待失去戰馬的倭軍們反應過來,一把把閃著寒光的繡春刀已經在唐衛軒的命令下,將包圍圈縮得越來越小。

見錦衣衛們逼得越來越緊,幾個武士忽然大喊了一句什麼倭語,而後相互配合著開始主動衝擊錦衣衛們的包圍圈。包圍圈中立刻開始了一片刀光劍影的混戰……

不多時,錦衣衛們居然傷了兩人,而倭軍武士們雖然沒能衝破包圍,但卻越戰越勇,氣勢更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