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一)
世界公認的第一個用雙腿“走遍全世界”的人是美國的戴維·昆斯特,他出生於1939年。1970年6月10日,他從明尼蘇達州的沃西卡同弟弟約翰開始這次環球步行探險。約翰於1972年在阿富汗被土匪殺害,戴維也受了傷,所以他的另一個弟弟彼特趕到那兒與他會合。戴維於1974年10月5日在步行了23336千米之後回到故鄉。阿根廷人托馬斯·卡洛斯·佩雷拉(生於1942年),曾用10年時間(1968年4月6日至1978年4月8日)走遍五大洲,行程4.8萬千米。
年齡最大的徒步環球旅行者是羅馬尼亞一位名叫尼古拉·基普的老人。1976年11月11日,他66歲,動身開始三年的艱苦跋涉,前後共走訪了五大洲近40個國家,在69歲時凱旋回到家鄉。老人環球旅行時的行裝很簡單:一個印有羅馬尼亞三色國旗的旅行背包,一本厚厚的筆記本和一條形影不離的手杖。基普不懂任何外國語,他隨身攜帶了一封事先寫好的自我介紹信,請別人譯成英文和法文,以讓別人了解自己的來曆和意圖。信中寫道: “我是羅馬尼亞一名普通公民,是退休工人。現在我正在周遊世界來轉達我國人民的和平和友好信息。這次旅行的主導思想決不是冒冒險,而是渴望開闊眼界。我心中鼓足了戰勝旅行中無數困難和風險的勇氣。生命銘刻在我身上的歲月,阻礙不了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英國27歲的小夥子約翰·李,從1972年4月11日至6月3日,用53天12小時15分走遍了美國。他的起點是西海岸的洛杉磯市政廳,終點是東海岸的紐約市政廳,全程4628千米,平均每天走86千米。23歲的克萊德·麥克雷在1973年5月1日至8月4日,創下用96天時間步行穿越加拿大全境(哈裏法克斯至溫哥華)的記錄,全程6058千米。美國的肖恩·尤金·馬圭爾(生幹1956年)在1978年6月6日至1979年4月9日,從西北阿拉斯加州的育空河走到東南佛羅裏達州的基韋斯特,斜穿北美洲大陸,花費307天。走了11792千米路程。英國人喬治·米根,1977年1月26日從世界最南端城市——阿根廷的烏斯懷亞往北一直走,共走了2426天約7年,途經16個國家,於1983年9月18日下午1時半到達阿拉斯加北部沿岸的波弗特海.全程30605千米,等於縱穿南北美洲兩塊大陸。
(二)
1990年10月9日,30歲的毛裏求斯人貝爾塞·伊普·董從自己的祖國出發,獨自一人自南向北徒步穿越非溯大陸,5個月後他完成這一壯舉返回毛裏求斯。步行縱貫非洲在世界探險史上尚屬首次。貝爾塞在旅行中領略了各民族的風俗和習慣,他說:“讀十卷書是有益的。行萬裏路更會增長見識。”
前蘇聯國立遠東大學退休教師薩爾曼諾夫,1979年9月自蘇聯遠東港口海參崴徒步西行,於當年12月抵達莫斯科。然後繼續往西走,一直走到西海岸列寧格勒附近的季赫文,橫跨了國土遼闊的蘇聯全境,途經142個城市,行程1.3萬千米。薩爾曼諾夫在20年前立下宏願,要遊遍國內500個大城市,參觀曆史名勝、文化古跡和工廠企業。20年內他已走了近5.6萬千米。但隻有當他退休時,才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來完成他的這一願望。他基本上是沿著鐵路線行走,晚上在鐵路工人的值班房過夜。最複雜的路程是前半段,那是在荒蕪的西伯利亞,沿途很少見到居民點,不得不隨身攜帶大量食品,背包有35千克重,不靠別人幫忙都提不起來。越往西走,遇到的城市越多。每到一個城市,就有家裏寄來的食品和其他必需品的包裹在等著他去郵局領取。他之所以選擇零赫文為終點,是因為他在衛國戰爭期間曾在那兒打過仗。
英國姑娘菲奧拉·坎貝爾,13歲時聽說了戴維·昆斯特步行環球探險的故事,就夢想同他一樣走遍全世界。當時大人們對她的想法抱之一笑,就像對所有13歲孩子們的夢想一樣。但她動了真格,16歲時步行1600千米穿越英國,18歲橫跨美國走了5600千米。1988年9月11日,她21歲,開始橫穿澳大利亞。她每天走80千米,每星期走6天,剩下一天洗衣服,從悉尼一直走到珀斯,於11月下旬結束征程。在這之後她計劃穿越非洲,然後是歐洲,實現她成為曆史上第一個徒步跨越世界的女人的願望。
(三)
80年代以來,中國徒步探險者也日漸增多。一種是沿長城、長江、黃河等路線,或紅軍長征路線徒步旅行。如1984年6月5日,38歲的廣西桂林閥門廠工人劉繼紅,從萬裏長城的最西端嘉峪關徒步東進,渡黃河,越沙漠,途經9省、自治區、直轄市,曆時254天,於1985年2月13日來到長城最東端的山海關老龍頭,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徒步走完萬裏長城的人。我國首次完成沿萬裏長城長跑壯舉的是哈爾濱醫科大學工人閻庚華。他的行走方向與劉繼紅相反,他是1986年4月18日從山海關動身的,背負5千克重行囊,一路上曆經磨難,忍饑耐渴,穿越七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途經毛烏素、騰格裏、巴丹吉林等沙漠,僅用了短短的80天功夫,在7月6日上午10時整勝利登上嘉峪關城,跑完了萬裏長城全程,平均每天長跑40多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