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還不起的債1(1 / 1)

序言

都在故事圈子裏混,和楊輝素就這麼認識了。她是一個話不多的人,安靜、內斂,喜歡做傾聽者。這就給了我一個錯誤的印象,她大概是不善言辭吧。那時我還很奇怪,她是一名小學教師,由於職業的習慣,也應該具有滔滔不絕的本領,可她從不如此。在一大群故事作者中,她像一朵湛綠的菊花,不張揚、不造作,卻又讓人無法忽略她。她是美術教師,寫得一手好文章,畫得一手好畫,良好的修養和造詣滲透到她的文字中,於是故事便有了如電影般的畫麵感。她使用那樣幹淨簡練的文字,毫無贅言地講述一篇篇故事,不管是親情的、愛情的,還是懸念的,都無一例外地帶著一份沉靜的美感。

在一次筆會上,晚飯後幾個文友在一起喝酒聊天,酒至半酣,有人提議每人表演一個節目助興。輪到楊輝素了,她說,我不會唱歌,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她開始臨時編故事,娓娓講述起來。在座的誰也沒有想到,她的口才竟然那麼好,而她瞬間編織的故事竟是那麼動人,聽者都如身臨其境,講到動情處,在座的人都被故事情節感動得流下了淚水。也就是從那次,大家才真正領教了這個小女子的口才和編故事的能力,歎服於她的敘事才華和藝術潛質。

這本故事集充分展示了楊輝素“想象力超凡”的本領。既有描寫父愛的《“蜘蛛人”父親的生動一課》,也有別具一格的親情故事《嬸娘要去做頭發》,同時也有撲朔迷離的《漆毒之毒》……尤其是作者筆下的荒誕故事,更是揭示了現實生活中存在於人內心的真實情狀。作者在揭穿了人的意識領域的荒誕經驗的同時,也試圖顛覆日常的事理與現實規則,給讀者以很大的思考空間。憑借一雙慧眼,作者發現並發掘出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及小人物的無奈、彷徨和身處底層不屈不撓的意誌。這充分折射出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和一個作家的藝術良心。她不僅僅在記錄,而且在剖析和思考,作者的這種精神贏得了同行的尊重。

在寫作中,楊輝素幾乎是個全才,劇本、小說、相聲、小品,她寫什麼像什麼,很多還在全國拿了大獎。但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低調謙遜的做人做文風格,樸實而不張揚,溫和而不極端,細膩而不失厚重,這種態度決定了她不靠嘩眾取寵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但這種堅實、沉穩,有著沉默而灼熱力量的姿態,注定讓她會在寫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藝無止境,作為“一個嚴肅的人,一個認真的人,一個並不高產的人,但卻在認認真真地寫著自己的文字” (楊輝素語)的人,我們有理由看到作者更輝煌的未來。讓我們一起期待!

是為序。

李緒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