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小時候生得瘦弱不堪,家裏人都以為他長不大,用盡心思照顧他,到了初中,身邊女生瘋了一樣竄起個子,王晗仍是小豆芽的樣子。
可能是所有的營養都運輸到大腦上,王晗很聰明,反應快,記憶力好,輕鬆考上市裏最好的高中,分到實驗班,入學考試時,考了班上第一名。
高一的時候還沒有文理分科。男生女生坐在大教室裏嘰嘰喳喳議論,見傳說中的第一名是如此形象,看他的眼光更加挑剔。
那時候,王晗戴著眼鏡的鏡片是很標準的圓形,他眼睛有很大,骨骼纖細,很像電影哈利波特劇照的形象。因此他有了小波特的稱號。
第一次月考後,王晗以他極強的學習能力再次讓年級震驚。他是第一名,綜合成績遠遠比第二名高處三十多分。
初衷的小女孩還會因為成績好去喜歡一個男生,但高中的女學生明顯有了更複雜的判斷標準。在“早戀”蔚然成風的實驗班,王晗始終單身一人。沒辦法,他的長相實在很難給女生安全感。
一次社會實踐活動,王晗認識一個女孩。女孩很活潑開朗,拉著他跑東跑西,王晗默默跟著她身後幫忙,最後彙報實踐結果時,不由自主把目光放在她身上。
第一學年結束後,學校按照綜合成績再次分班,女孩調到他們的實驗班。
古人說近水樓台,王晗並沒有體會到這個詞的妙處。
女孩到了實驗班,很快就有了曖昧對象。
高中的戀愛實在太純,兩個人坐在一起學習,相互討教,就能被壓力大的孩子們編排成一對,很多人都是懵懂中“被對象”的。王晗默默看著女孩和班上體育課代表坐在一起,又重新低下頭學習。
到了高二,課程越來越難,數學要學隨機概率立體幾何圓錐曲線,物理要學電荷磁場……很多孩子因為這兩門課程選擇文理科。高二結束後,完成畢業會考,開始全新的高考衝刺。王晗全身心投入學習,對班級上的很多事不感興趣。全市最好的學校的年級第一,並不是好當的。
高考結束,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王晗特意打聽那個女孩的消息,聽說她和體育課代表在一起,心中略有遺憾。畢竟,那是他第一次看到眼裏的女孩子。但也是遺憾。他們有沒有太多交集,他就算想深情,又能如何?
他選擇的專業是電子通訊技術,專業課很多,很複雜。大學的生活比高中還要辛苦,每天從早學習到晚,經常泡在圖書館。大三的時候,就已經在校報上發表學術論文,被導師推薦出國交換生。一年的交換生結束後,王晗回國,開始做畢業。答辯順利完成,論文提交到資料庫,沒過多久,做交換生的學校聯係他,希望他能到那邊深造。
那邊學校的舉動無形中給王晗增加了很多籌碼,王晗作為技術人才被選入種子深造計劃。在同學為了考研找工作焦頭爛額時,王晗簽署了一份協議:不能泄露個人信息,一切行動向組織彙報。
王晗簽下自己的名字時,就知道自己的一生,很大程度都不再受自己控製,但那又如何?很多人的一輩子都是身不由已的。他能走得更高更遠,看更多風景,有何不可?
但偶爾夜深人靜,也會覺得心裏空寂,發個動態,“alonebutnotlonely”更多時候忙著做實驗,學習。他腦子好,很快成為組織中的精英人才,取得的成就一路攀升,達到了外派完成任務的程度。
收到人生第一枚勳章,他才二十七歲。
二十七歲的青年,一般是在社會上工作兩三年,或者研究生畢業,睜著單純迷茫的眼睛求職。但王晗,已經奠定自己人生的低調,讓業內的前輩刮目相看。王晗兩個字意味著,前途不可限量。
組織偶爾安排休假,王晗閑暇時會窩在家看狗血言情劇。沒錯,狗血言情劇。
王晗對兩性關係的所有研究,都來自於言情劇。他不太了解女性同胞對浪漫的描述,在他看來,兩個人在一起相互喂食,或者撓對方癢癢……這有什麼好玩的?
某天晚上,突然收到一個以前同學的微信:你現在做什麼工作?
王晗想了半天,才想起這是高中那位女同學的微信號。
高考完,到大學四年,再到現在,他們一直沒聯係過,突然收到這條信息,王晗楞了一下,高速運轉的大腦調出那個女孩的信息,隻記得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她一路拉著他手到處亂跑,他的目光不自覺落在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