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的每粒果實都像是閃爍的星星。房間裏還回蕩著輕柔的音樂,聽起來就像天堂裏的聲音。

如此瑰麗的景象,機靈鬼從來沒有見到過。他不吭聲,也舍不得離開,就一直站在那裏看。直到蠟燭熄滅了,學生上床睡覺了,他仍然呆呆地站在那裏,他的耳朵裏仍然充滿了音樂的聲音,那聲音就像一首催眠曲,伴隨著學生入睡。

“真是奇妙啊!”機靈鬼說,“這個學生有水平,跟他待在一起也不錯。”等他回到樓下,想了想不由得歎了一口氣,“這個學生連自己都吃不飽,哪裏有粥給我喝呢?”

他回去的時候,那隻舊木桶利用店主妻子的舌頭,已經喋喋不休地講了三個小時,把他肚子裏的那些舊新聞全都講了一遍。

機靈鬼又悄悄地把舌頭還給了店主的妻子。

從那時起,每天晚上關閉了店鋪的門,機靈鬼就不再守在樓下聽店主和店主妻子的閑聊。當他看到學生點上蠟燭,閣樓的窗戶透出光亮,他就坐不住了,像有一條看不見的繩索拉著他,他悄悄地走了上去,然後立在門前,從門縫和鎖孔向裏窺視。這時,他已經忘記了店主和他的粥,他心中湧起一種寬闊博大的感覺,充滿了對大自然和生命的熱愛,他常常感動得流淚。“要是能和學生坐在一起,坐在那神奇的樹下,那該多好啊!”他想。

秋天起風了,天氣變得寒冷,機靈鬼仍然天天佇立在學生的門前,直到蠟燭熄滅了,他才搓揉著幾乎凍僵了的手,回到樓下自己的房間裏休息。

聖誕節的前夕,機靈鬼照樣得到了一大碗放著黃油的粥。他不得不承認,食品雜貨店的店主才是他的主人。有一天夜裏,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機靈鬼吵醒了。他看到窗外火光熊熊,人們驚慌地跑著,尖聲叫著。店主的妻子慌忙摘下自己的金耳環藏進衣袋裏,以為這樣算救出了一點兒東西,店主則翻箱倒櫃地找他的賬本和債券,女仆在找她的絲綢披巾——那是她唯一值錢的東西,人人都在保護自己認為最寶貴的東西。機靈鬼跑上了閣樓,第一次衝進了學生的房間,學生鎮定自若地站在窗前,觀望著對麵起火的房子。機靈鬼一把抓起放在桌子上的舊詩集藏進自己的帽子裏,然後揣在懷裏,跑了出去。他認為,他搶救了這棟房子裏最寶貴的東西。

他跑到屋頂,爬上高高矗立的煙囪,雙手緊緊地握住那本詩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的神情又莊嚴又神聖。他終於明白了,他的精神情感偏向了哪一方。

大火撲滅了,生活又恢複了正常。機靈鬼的頭腦變得十分清醒,他說:“我不會離開食品雜貨店,為了有飯吃,我得留在這兒。”

這話說得比較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