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或呈現15(1 / 2)

孔陽

1

暖融融的陽光一直照射到這一年的歲末,琥珀潭邊的樹林,經日曬夜露,浸染得色澤明淨,一如溫潤飽滿的油畫,散發出恬靜、沉鬱、古典的氣息。我坐在這幀風景下,讀我姐姐的散文。整個下午,我長久地沉浸於一種透支的感情中,窗外視覺的衝擊與內心深切的體驗,使我一時迷茫,恍若穿越時空,看到天羅山村落的嫋嫋炊煙,聽到孩童的叫喊,還有樸素鄉親耕作的身影,一鋤鋤碾過細碎的日子,於夕陽下款款走來。

姐姐要出書了,這是她的第一本散文集,由著名評論家、散文家、安徽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沈天鴻先生主編並作序。姐姐要我為她的書寫後記。因忙於瑣碎,一直沒有很好地讀過她的散文。現在傾心體驗,在姐姐意象的書寫中,我被人物或事件牽引著做熟悉而神秘的遊曆,進行了一次曆久彌新的精神還鄉。這一過程中,我內心始終有難以抑製的興奮,或酸楚和沉痛。

1983年,19歲的姐姐在家鄉安慶《振風》文學雜誌上發表了小說《天鵝望著遠方》。非常具有寓意的題目,和姐姐當時的心境一樣,充滿美麗而迷惘的憧憬和不甘屈服於現實的叛逆精神。無論如何,孔銀姣這個名字,從此被人所熟知。此後姐姐連連在省市級報刊發表作品,成了20世紀80年代家鄉名噪一時的小才女。

時隔20多年,再讀《天鵝望著遠方》,仍然令人蕩氣回腸。應該說我姐姐對文學的領悟有來自於先天的敏銳,也有來自於後天的學識修養。姐姐深受誰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我具體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閱讀是引領她從事寫作並成就她人生的必然因素。毫不誇張,20世紀80年代翻譯到中國的西方小說和國內可以出版的古代文學,姐姐差不多都看過。諸如中國明清小說、歐美現代主義名著、希臘羅馬史詩和神話小說、莎士比亞詩及劇本、普希金、泰戈爾的詩及劇本、英國勃朗特姐妹、雨果、巴爾紮克、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前蘇聯革命小說,等等。像日本長篇小說《源氏物語》這樣的宏巨她都細細地讀完了。我常常為之汗顏和自慚形穢。

姐姐近年來,由原來的喜歡讀詩歌和小說,轉到了對現代西方哲學和文學理論有興趣。

熟悉我家情況的朋友都知道,我姐姐中學被迫輟學就業,先後在衛生所和電影院工作,而這些單位都有大把的時間留於私人所用。姐姐在電影院售票間與同事換班放電影,電影一般是每晚一場,偶爾來了新片才一日三場。除此之外,姐姐就可以泡在自己的書海裏憂慮或者遐想。在電影院工作的幾年間,是姐姐人生獲取智慧的黃金時段。電影綜合了音樂、美術、舞蹈、文學等多種元素,是拓寬知識和視野的另一種途徑。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由電影帶來一係列的文化思潮和思想變革,深深地影響著年輕的一代。作為新時期最先鋒的藝術形式,姐姐很幸運地優越於她的同鄉同齡人,而全麵深刻地接受到這種藝術的滌蕩和熏陶。一年數以百計的電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有她深厚的藝術功底。

20世紀80年代中期,姐姐結婚生子。工作又從蕭條的文化單位調至當時經濟效益令人眼熱的糧食係統。當然這一選擇也並非她個人意願,而是迫於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大勢所趨。從我外甥出生,至外甥考上大學,其間十七八年的時光,姐姐似乎放棄了創作,隻是偶爾在《安慶日報》副刊發表一些散文。

2

大概在2006年前後,姐姐重新提筆寫作了,不僅寫散文和中短篇小說,也寫詩歌和文學評論。這貌似突如其來的變化,實際上蘊涵多種潛在的必然。生活上相對安逸閑適了;厚重的閱曆、豐富的閱讀、冷峻深邃的思想感情,使她感到該寫點東西了;更重要的是,網絡信息的豐富與網絡寫作的便捷激活了她心如止水的中年心態。姐姐通過網絡聯係上了昔日的老師和文友,又結交了不少新網友,他們一起交流創作經驗並活躍於各個文學論壇。

而經驗和激情則是構成姐姐文學敘述的深層動力。第二次複出,姐姐頗有厚積薄發和後來者居上之勢,她不懈地寫作,又不懈地投稿,先後在《詩刊》《清明》《星火》《文學港》等大型文學期刊上發表作品。2008年底獲安徽省首屆小說對抗賽銅獎,2009年獲安徽省新聞獎副刊類二等獎,她的散文被收入《新中國六十年安慶文學藝術作品選》散文卷,她的詩歌被收入《新中國六十年安慶文學藝術作品選》詩歌卷。這是我姐姐的幸事,也是家人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