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穿過時光隧道,我們能夠看見遙遠的過去——

那是一個寧靜的夜晚,滿天繁星。

燦爛的星光,揮灑華夏大地,傾瀉黃河北岸。一座美麗的東方古城,在黑夜裏閃閃發亮。

年輕的周大王,正身跪坐在閱書台的正中,雙手捧了一部竹書,聚精會神的讀著。不時,口中還念念有詞,道:“東龍,西虎,南雀,北……”。過一會兒,他又閉上雙目,輕聲念道:“麇身,牛尾,一角……”。

邊上一名眉目清秀的小閹官,他看見大王已經放下手中的竹書,連忙爬過去,非常輕的將書卷好,塞進紅色絲綢袋中。然後,他又倒退著下了平台,輕手輕腳的將書卷放回房中的書架上。

“小萬子,替朕取來《夏小正》!”年輕的周大王一陣思索後,睜開雙眼,小聲的對小閹官發出一道王令。其實大王叫錯了小閹官的名字,他是小千子而非小萬子,小萬子病了,老閹官臨時叫小千子來頂替的。

香木書架有兩人高,上下五層,長二十餘丈,分了數十個空格,上麵整齊地碼放著長長短短的竹書。小閹官對大王要的書放在哪裏,心中沒有底,胡亂找個格子,兩手同出,慌忙翻動書套上吊的小白綢片兒——那上麵寫有竹書的書名。書如煙海,初入其中,如何能夠迅速找到?小千子額頭冒汗,雙腿發顫,心想自己完了。

“丙排上上格!”年輕的周大王沒有發火,反而給他下了新的聖旨。小千子心中感激王恩,他這才知道,大王要的書,就在他剛才放回書的那一格,同屬“天文類”。他也有些怪自己運氣不佳,遇上大王要讀的是自己不太熟悉擺放的竹書。此前的幾天,他也曾經侍候過大王讀書,對於大王要的《洛誥》、《召誥》、《大誥》,很熟悉它們擺放的位置,特別是對《大東》、《清廟》之流,大王隻要一開口,自己就能夠手到擒來。

小千子已經爬回到剛才放書時的那個高架上,上上格的位置在書架的頂端,用專門的扶梯才能夠上得去。他已經迅速的將大王要的書取出來拿在手上了。本來,他可以很快地將這一部專門論述天文曆法的書籍,雙手捧著跳下扶梯,直接地送到年輕大王的手中。

可就在這個時候,他卻突然聽到書房外一聲怪叫,聲音慘烈。

在王城當差的幾個月中,小千子是第一次聽到有人敢在王的書房外尖叫。過去,他連聽也沒有聽說過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雖說大王這幾日都住在王城的外城,沒有回到王城的內城去住,可外城也是王城,這裏有議論國家大事的朝堂大殿,有接見列國諸侯和外族的明堂大殿、更有敬奉王室先祖先人的太廟大殿,是周代帝國對於天下統治的最高級別的聖地,所以其警衛從來都是森嚴的,對於宮人們的管理從來是紀律嚴明的。今晚,是誰敢這樣殺豬般的大喊大叫呢?

“有刺客!”書房外的喊叫聲連成一片,還有嘈雜的腳步聲。

小千子在扶梯上一哆嗦,手中的竹書,掉回到書堆中去了。“快,保護大王要緊!”喊聲剛落,門外湧進四個人來。小千子一看,是大王的貼身護衛,他們手握利劍,各就各位,很有主見的半蹲在大王所坐平台周圍。

年輕的周大王很冷靜,道:“勿慌!”

“哐鐺”一聲響,又一人撞進書房。眾護衛飛身向前,列成一排,檔在大王之前。

“莫…,是老奴!”來人呼喚道。

大家定睛一看,可不是麼,竟然是管事的老閹官,他滿臉流血,左手捂了頸項,右手握了柄短劍,劍尖兒上的鮮血正滴噠著。

四護衛閃開。

周大王驚訝,道:“老管事,你怎麼了?”。

老閹官丟掉手中利刃,趨至王前,吃力的道:“刺客…,付將軍敵不住…,他們中毒…,大王快走!”他含混不清的沒說完,就一下栽倒在黑色胎漆的矮幾上,將上麵的墨硯打翻。

小閹官急步上前,扶住老閹官,驚呼道:“大爹,你……”

老閹官奄奄一息,細聲道:“千兒…,快領王走…地道,記樁金開銀關鐵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