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
有位老太太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傘店老板,小女兒當上了洗衣作坊的女主管。於是老太太整天憂心忡忡,逢上雨天,她 擔心洗衣作坊的衣服晾不幹;逢上晴天,她深怕傘店的雨傘賣不出去,天天為女兒擔憂,日子過得很憂鬱。後來一位聰明人告訴她 : “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氣!下雨天,你大女兒家生意興隆;大晴天,你小女兒家顧客盈門;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啊!”天還是 老樣子,隻是腦筋變了一變,生活的色彩竟然煥然一新。
人生感悟
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哭它就哭,你笑它就笑。因此,我們要用積極的心心態對待生活。
橋
通往村小學的路上,有一條山溪,每逢雨季,溪水陡漲,他就守候在溪邊,把他的學生一個一個地背過小溪。驚悸的濁浪,滑 溜的卵石,狂風暴雨,他從未間斷,每日如此,這樣使他的名聲遠揚,電台報紙紛紛頌曰:“人橋。”
不久,他被提升為文教主任。
接替他的,是一個文弱嬌小的姑娘。姑娘沒有膽量涉過小溪,更談不上背孩子們渡水。於是一到雨天的早晨、黃昏,岸邊就排 著一支家長的隊伍,一律高挽褲腿,她很是發愁。
姑娘開始奔波。她向縣文教局局長報告,給區公所寫信反映,跟鄉長軟磨,和村長爭吵。她還掏出自己的工資請客送禮……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橋,鋼筋水泥結構。從此孩子們可以順順暢暢地上學了,家長也就鬆了口氣。
姑娘至今還在山村小學,教著三個年級的五十多名學生。
人生感悟
如果有人再寫篇文章《橋》,將“人橋”和“鋼筋水泥橋”作對比,也許不久小姑娘會被提拔為副鄉長。如今的她用自己的青 春為山裏孩子們搭起一座知識的橋梁,架起了一座通向成功的橋梁。
另一麵
大學時一個女同學,看上去柔弱至極,男友對她也嗬護至極。畢業沒多久結婚,婚後沒多久那一位意外溺水而亡。都以為弱柳 扶風的她,一定承受不了如此打擊,不發瘋也要病倒的。豈料,她堅強似鐵,很快從悲痛中解脫。現在,她生活得很好。
人總有另一麵。沉默害羞之人,有忠厚誠實的另一麵;頑皮搗蛋的孩童,有勇敢活潑的另一麵……人的另一麵往往隱匿於這一 麵之後,沒有契機,或許永遠無法被人認清。因此,有時候真需要我們耐心挖掘。
有些人為了某種目的,有意表現這一麵,隱藏另一麵,所以俗話才說:“知人知麵不知心”,又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有人抱怨:原來某人兩麵三刀,某人陽奉朗違———這就是說,他醜陋的另一麵終於敗露於世了。人有另一 麵很正常,就如同有陽光就有陰影,世界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懂得此理,我們就不至於看見一個男人落淚就以為他是懦夫,聽 到一個女子哭泣就以為她是弱者。我們也不至於看到別人滿麵堆笑地恭維,就心花怒放,聽到別人憤怒的指責就耿耿於懷。我們還 能辨得出殷勤背後的勒索,悟得出嚴厲中深藏著的愛意。
人生感悟
什麼人走近了看,看清楚了,各個側麵都看到了,你就會發現他有著與平時不同的另一麵。
妙喻
事實上,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麵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它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眾瞻仰,可 是這紅臂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
天下隻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照例後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 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裏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裏最壞的。不過事實上卻適得其反,緣故 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隻有回憶。
人生感悟
人有缺點正是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神;人有希望正是人之所以快樂,而不是痛苦。
送花
生活的真諦並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隻是常常忘了,於是這才真有點奧妙。
故事是由一個守墓人親身經曆的。一連好幾年,這位溫和的小個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個不相識的婦人的來信,信裏附著鈔 票,要他每周給她兒子的墓地放一束鮮花。
後來有一天,他們照麵了。那天,一輛小車開來停在公墓大門口,司機匆匆來到守墓人的小屋,說:“夫人在門口車上。她病 得走不動,請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紀的婦人坐在車上。表情有幾分高貴,但眼神哀傷,毫無光彩。她懷抱著一大束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