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雨珠
雨停之後的空中。
一根細細的電線上麵,掛著一顆顆雨珠。
說不清為什麼,兩顆雨珠開始在電線上滾動,相向而動。
眼看就要相遇了。可以想像兩顆雨珠在相遇的刹那,擁抱成一粒更大的雨滴,掛在電線上折射七彩的光照。
一隻歇息好了的小鳥,在那一個時刻輕輕從電線一端飛起。兩粒馬上就要相遇的雨珠,在鳥飛起的一刻,雙雙墜落,掉到了地 上。消失了。
雨滴和雨滴,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在生命之旅中相遇的可能性。苦苦期待的一次相遇,突然間就破滅了。但真的就破滅了嗎?
就在兩顆雨珠落入泥土時,我們可以確信,它們在土地下麵。一定會互相滲透,互相完成進入,融彙成一體。
誰不明白:電線上的兩粒雨滴,在相遇的前夕擦肩而過,爾後又歸於泥土,成為水。
那雨珠躺在地下。
我們佇立,俯視下麵的故事。那雨滴的痕跡躺著,顯出一度要擁抱的姿勢,但它比擁抱和相遇更能持久,那戰勝了渴盼和情欲 的煎熬的永恒的長眠已經使大地馴服了。
它們所遺留下來的水珠的痕跡已在風中漸幹,跟它們躺著的大地粘連在一起,難分難解。在它們身上和身旁的泥土上,均勻地 覆蓋著一層層人類投下的目光。
我們,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為什麼不呢?
人生感悟
雨滴和雨滴,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在生命之旅相遇的可能性。苦苦期待的一次相遇,突然間就破滅了。但真的就破滅了嗎?
借錢
某日我到一位教授家拜訪,適逢他的一位朋友去還錢。那人定了之後,教授就拿著錢感歎地說: “失而複得的錢,失而複得 的朋友。”
我聽了不解地問後一句話的意思。
教授說: “我把錢借給朋友,從來不指望他們還。因為我心想,如果他沒錢而不能還,一定不好意思再來,那麼我吃虧也隻 是一次;如果他有錢而想賴賬,一定不敢再來,那麼我等於花點錢,認清一個壞朋友。談到朋友借錢,隻要數目不太大,我總是會 答應的,因為這是通財之誼。至於借出之後,我從不去催討,因為這難免傷了和氣。也因此,每當我把錢借出去,總有既借出了錢 ,又借出了朋友的感覺。而每當不待我開口,他們就如約將錢還來,我又有失而複得了錢,且失而複得了朋友的局麵樂。這不是一 種很平和完滿的境界嗎?”
人生感悟
由借錢想到朋友之間相處實在是一門學問,並有它基本的遊戲規則,如果我們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往往會發生齷齪。朋友是否 是資源是溫暖是友誼是快樂要靠我們認真去經營。
有一種心靈的傷害
他和她—直很要好,除了學習,他們還偷偷傳紙條兒來交流學習,聯絡感情。
後來班上有了第一批入團的名額:僅僅一名。男孩很優秀,是重點培養對象之一。但他害怕和她的事兒被老師同學發現後,不 選他當團員,他心中很是忐忑不安。
而後有一天班會上,她向他扔過來一張紙條兒,他發現有幾個同學看見了,他於是毫不猶豫地將紙條看也不看就扔到窗外。地 那張期待著的臉突然蒼白了,她垂下了眼睛。
這件事證明了他的清白和她的自作多情。
他理所當然地被選上了光榮的團員。然而從此她再也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當然也沒再傳過紙條兒。
多年以後,他和她都畢業了,他很想和這個純真善良的女孩和好,當他有一天攔住她表白時,她默默看了他一眼: “有一種 心靈的傷害即使痊愈了,也會留下一道印痕。”便轉身走了。
其實她遞過來的紙條隻是一道數學題。
人生感悟
誤會往往在不了解,不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為衝動的情況下發生。誤會一開始就一 直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結果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隻想聽聽您的琴聲
1952年,美國著名小提琴家梅紐因到日本演出,聽說有一位擦鞋童為聽他的音樂會,想方設法湊錢買了一張最便宜的票。 謝幕後,梅紐因穿越了貴賓席上社會名流的盛情簇擁,找到了那位擦鞋童,輕輕問他需要什麼幫助,孩子羞怯地說:“我什麼都不 需要,隻想聽聽您的琴聲。”
梅紐因的淚水奪眶而出,一把摟住衣衫襤褸的孩子,把心愛的小提琴送給了他。
30年之後,當梅紐因再度訪日演出時,又想起了當年的情景,想方設法找到了在一家貧民救濟院工作的小知音。梅紐因得知 ,30年來盡管他的生活清貧、坎坷,卻多次決然地拒絕了想以高價購琴的人。這次會麵,他仍和第一次一樣回答梅紐因:“我什 麼也不需要,隻想再聽聽您的琴聲。”梅紐因默默接過那把闊別30年的舊琴,奏起當年的那支舊曲,所有的在場者無不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