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傷勢雖未再惡化,但這次失敗的經驗卻像一道醜陋的疤痕,刻劃在胸口。認輸、撤退的感覺日複一日強烈,自責最後演為 自卑,使我徹底懷疑自己的能力。
好長一段時日,我蟄居家中,對未來裹足不前,遲遲不敢起步出發。
朋友讓我懂得從另一方麵來看待這道傷口:慶幸自己還有勇氣承認失敗,重新來過,並且把它當成時時警惕自己,匡正以往浮 誇、矯飾作風的記號。
感謝傷口;更感謝朋友!
人生感悟
當發現自己錯了,首先要做的不是該如何向遮掩,而是該如何改過。對自己的弱點和失敗惟恐不及,試圖找理由逃避,最終不 是失敗的痛楚再次使你倒下,就是在遮蔽中失去其他值得留存的東西。
大和小
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的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穿著巨大的鞋子走來走去。
兒子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呢?”
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氣。
其實,在生活裏我們會看到很多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家,偏偏寫著厚重苦澀的作品;沒有什麼內容的畫家,偏偏畫著超級 巨畫,經常不在家的政治商人,卻有非常巨大的家園。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隻是被內在貪欲推動著,就好像買了特大號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腳一樣。
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人生感悟
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最後一課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一群學生去漫遊世界,十年間,他們遊曆了所有的國家,拜訪了所有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回來了,個個 都滿腹經綸。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來,對他的學生說: “十年遊曆,你們都已是飽學之士,現在學業 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後一課吧!”
弟子們圍著暫學家坐了下來。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花什麼地方?弟子們答,現在我們坐在曠野裏。哲學家又問,曠野裏長著 什麼?弟子們說,曠野裏長滿雜草。
哲學家說,對。曠野裏長滿雜草,現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 妙的哲學家,最後一課問的竟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
一個弟子首先開口,說:“老師,隻要有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點頭。
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是很好的一種辦法。”哲學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一位。
第三個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接著講的是第四個弟子,他說: “斬草除根,隻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說: “課就上到這裏了,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沒除掉的,一 年後,再來相聚。”
一年後,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圍著穀地坐下,等待 哲學家的到來,可是哲學家始終沒有來。
幾十年後,哲學家去世,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私自在書的最後補了一章:要想除掉曠野裏的雜草,方法隻有一種,那就 是在上麵種是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讀了這個故事,誰能不佩服哲學家的偉大和學生們的聰穎,試想人生如果缺了這最後一課,即使學富五車又有多少意義呢!
人生感悟
讀了這個故事,誰能不佩服哲學家的偉大和學生們的聰穎,試想人生如果缺了這最後一課,即使學富五車又有多少意義呢!
最珍貴的一粒種
真不敢相信病榻上的朋友竟氣色豐潤,像久旱後的荒漠遇甘霖一般。幾周之前。她還憔悴不堪、病體懨懨呢!她患了最殘酷的 那種病,手術後就完全垮掉,每天憂鬱地麵向窗外,將功能障礙的左臂一點點往上抬。爬山,爬呀爬呀,這樣說著說著,眼淚就珠 子似的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