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寬容似大海,隻因站低處(1)(1 / 3)

話理

一般人對律師的印象,總是唇槍舌劍,針鋒相對,得理不饒人的。

的確,這都是我們從事律師工作的人有時常犯的錯誤,這也是我自己時常提醒自己的。

記得多年前有一次參加一場不很輕鬆的國際談判,最後一天從晚上八、九點鍾,一直談到深夜一點鍾,雙方還在談判桌上僵持 不下。對方有一個人出言不遜,我想,我們怎麼可以讓他這麼放肆呢?

於是,我馬上回敬一句,同樣略帶諷刺的意味,於是一時氣氛馬上僵硬了下來,還好,對方有一個人呼叫說: “大家累了! 休息五分鍾吧!”他這一句話,化解了尷尬的場麵。

同時,找也驚覺自己犯了兵家大忌,為了逞一時口舌之快,把談判的有利位置拱手讓給了別人。當然,經過了5分鍾的緩衝時 間,協議後來很快便達成了。

“話到快時留半句,理從真處讓三分”,將它裝框擱在辦公桌前,時時警醒自己。

人生感悟

“話到快時留半句,理從真處讓三分”,將它裝框擱在辦公桌前,時時警醒自己。

寬容的深度

我讀高二的時候,每到開飯,食堂就排著長長的隊伍。生性好動的我與同伴肆意打鬧,嘻嘻哈哈。

突然“啪”的一聲,一隻飯碗連同剛剛打出來的一團白米飯被我揚起的手打翻在地,我驚呆了。那碗飯的主人———個高大壯 碩的高三男孩看了我一眼,我確信那隻是極平淡的一眼。

他一聲不吭,撿了碗到水龍頭下洗了洗,顧自又排隊打飯去了。自始至終,他都沒吭一聲,也沒看我第二眼。

我不知道他是出於寬容還是蔑視?然而我的心卻被深深地震動了。那以後,我再不曾在公共場所打鬧過,也再不曾為一點點小 事與人臉紅脖子粗。

真正的寬容不是擺設與表演,也不是退卻與懦弱,它是生命中的大海,即便沉默著,也有著涵蓋一切和觀照一切的深度。

人生感悟

真正的寬容不是擺設與表演,也不是退卻與懦弱,它是生命中的大海,即便沉默著,也有著涵蓋一切和觀照一切的深度。

人生精言

清代才子袁枚二三十歲就名滿天下,出來作縣長,赴任之前,去向老師———乾隆時的名臣尹文端辭行請訓。老師問他:年紀 輕輕去做縣長,有些什麼準備?他說什麼都沒有,就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老師說年輕人怎麼搞這一套?袁枚說社會上人人都喜歡 戴,有幾個像老師這樣不要戴的。老師聽了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當袁枚出來,同學們問他與老師談得如何,他說已送出了一頂。 這就是孔子說的“巽與之言,能無說乎?”

好聽的話誰不願聽?

人生感悟

“戴高帽”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言不由衷地取悅於人,察顏觀色地給別人送高帽,發現別人的缺點,明知不對,還是少說為妙 。

換一種方式

外國人做事時間觀念很強,包括討債,今天上午把貨發出來,中午或更早就一紙賬單傳真過來,緊接著將發票運單等快寄過來 。在一家外企做會計時,我的辦公室上總是堆滿了討債單。

因為討債單太多,更因為都是千篇一律地叫付錢,我常常不知道該先付誰的錢好,經理也是一樣,他總是大概看一眼便扔給我 :“看著辦吧。”能馬上說“付給他”的隻有一次,僅有的一次。

那是一個中午,我收到一張巴西傳真來的賬單,除了列明貨物及價格、金額外,大麵積的空白處寫著一個大大的“S0S”( 救救我)!旁邊還畫了一個大頭像,頭像正在滴淚。

這張不同尋常的賬單一下子引起我的注意,也引起經理的重視,他看了便說:“人家都流淚了,以最快方式付給他吧!”其實 這個討債人不必真在流淚,但他卻成功了,一下子討回了120萬美元。因為他換了一種方式,把“還我錢”換成了一個小幽默, 僅僅一個小幽默而已,就從千篇一律中脫穎而出。

世界上每天都有太多的人在碰壁,碰壁的人往往又都是雷同的運作方式———推銷員千篇一律地闖進人家辦公室,千篇一律地 大吹產品優點;消費者大都千篇一律地要求服務人員:你給我服務好(因為我付了錢);求職者千篇一律地說自己如何如何有本事 ,要多少薪金;上司千篇一律地板起麵孔:你務必盡快處理好(因為我是你的老板)……結果,顧客像防小偷一樣防著推銷員,服 務員心裏說我又不是你的傭人,招聘員心裏一團疑問:如此有才能的人,會找不到工作?下屬則滋生逆反情緒:大不了你炒我的魷 魚!

我們為什麼不換一種更能讓人接受的方式呢?

人生感悟

我們為什麼不換一種更能讓人接受的方式呢?

高貴的施舍

一個乞丐來到我家門口,向母親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受 。我以為母親一定會慷慨施舍的,可是母親卻指著門前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堆磚搬到屋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