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麼希望這隻是一場噩夢
夢醒後擦擦額頭的汗
一切,可以重新開始
然而……”
朱力亞——一個女大學生,和所有的同齡人一樣,她有著火熱的青春,滿懷對未來的憧憬。然而隻因為一場“心碎的約會”,她沒有防範,艾滋病毒進入了她的身體。由此,這個惡魔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吞噬她的青春和生命。
我們生活的世界,有一種凶惡的病毒——艾滋病病毒,它威脅著每一個人的生命!預防艾滋病,不僅是政府的職責,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積極行動,認識它的危害,采取有效預防措施,以抑製艾滋病的侵害和蔓延!
第 1 節 艾滋病的危害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人類不得不麵對一個強大“敵人”——艾滋病病毒的入侵。30年來它肆無忌憚地橫行全世界,不停地製造災難,降臨死亡。多年來,國際社會為防治艾滋病作出了不懈努力,並取得積極進展。但至今人類還沒有找到降伏它的有效辦法,較量依然沒有結束。
一、艾滋病在蔓延
艾滋病—— 一種嚴重傳染病
AIDS、HIV,是兩個貌相怪異的英文縮略語,AIDS意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音譯為“艾滋病”;HIV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簡稱為“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的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通俗地講,就是人體的免疫係統被艾滋病病毒破壞,使人體對威脅生命的各種病原體喪失了抵抗能力,從而引發多種感染或腫瘤,最後導致死亡的一種嚴重傳染病。
20世紀80年代初,最先在美國,而後在非洲和美洲的一些國家,醫生們接待了一些極度“衰弱”的病人。他們失去了對疾病的抵抗力,平時不會讓人生病的一些細菌、病毒可以在他們體內任意生長、繁殖,使他們罹患一些罕見的感染和腫瘤。醫生們對這些病人束手無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很快地痛苦死去。這種異乎尋常的現象引起了美國衛生部門的高度重視,並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這些人得的是人類一種前所未遇的、使人的免疫係統功能產生嚴重缺陷的傳染病,即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艾滋病病毒的主攻目標就是人體的免疫係統。人體處於正常狀態時,體內免疫係統對機體起著良好的防禦作用,抵抗各種病原體的襲擊。一個人感染了HIV以後,此病毒就開始攻擊人體免疫係統,經過一定時間,HIV削弱了免疫係統,這個時候,人體就會感染上機會性感染病,如肺炎、腦膜炎、肺結核等。一旦有機會性感染發生,人就被認為是患了艾滋病。也就是說艾滋病(AIDS)代表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它本身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無法抵抗其他疾病的狀態或綜合症狀。人不會死於艾滋病,而是會死於與艾滋病相關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特性
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具有如下特性:
一是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艾滋病病毒離開人體後,常溫下隻可存活數小時至數天,高溫、幹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學清潔劑、消毒劑都可以殺死它,甚至自來水中的餘氯就會使它失去活性。不能在昆蟲(如蚊子、跳蚤等)體內存活。
二是具有迅速變異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經常發生改變,有許多的亞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地)現有11個亞型,而且這些亞型還在不斷變化著。這也是艾滋病難以防控的重要原因。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但還沒有出現症狀的人稱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又稱艾滋病病毒帶毒者或攜帶者。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嚴重破壞後,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時,便出現很難治愈的多種病症,這時就稱為艾滋病病人。
從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發展到艾滋病病人,通常要經曆一段潛伏期。潛伏期長短因人而異,短則數月,長則可達十幾年,平均為8~10年。但青少年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後,多在數月就發展成為艾滋病病人。在潛伏期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外表看起來和健康人完全一樣。他們可以和健康人一樣正常工作和生活。不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身體內都有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將病毒傳給他人。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後,一般會在半年至兩年內死亡。
艾滋病形成階段
1.潛伏期。為艾滋病毒進入人體內生存、適應、繁殖的階段,不發生任何可察覺的症狀,化驗正常,三個月後艾滋抗體變為陽性,約有10%的患者可轉為淋巴腺病期。
2.艾滋性淋巴腺期。此期艾滋病毒已開始侵犯淋巴腺,且持續三個月以上不消退,病程一般為3個月至4年,症狀為:淋巴腺腫大,較硬可移動,常對稱而無壓痛,病理活檢為良性反應或增生。無其他臨床體征或僅有“疲勞、發熱、夜汗、微瘦、輕微瀉”中一項症狀,有輕度免疫缺陷,10%病例轉為艾滋相關綜合征。
3.艾滋病相關綜合征(ARC)。人體受艾滋病毒感染後,已發生臨床症狀。病程一般為1~3年,其工作、生活、身體健康狀況已受到影響,需住院治療。25%病人轉為重症艾滋病。
4.重症艾滋。病程一般1.5-2.5年,第一症狀常為發熱(一般38℃),伴出汗、發冷等;極度疲勞;消瘦:2個月內消瘦4kg或體重減速輕10%;淋巴腺腫大,持續3個月以上;鵝口瘡;持續性腹瀉一周以上;咳嗽、氣短;皮疹、皮膚斑點、斑塊、紫紅色、出血、易因撞傷或輕傷出血等。此外,還並發多種紅菌、病毒、寄生蟲感染及多種瘤。
艾滋病肆虐全球
自首例艾滋病患者被診斷出以來,艾滋病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速度驚人。據聯合國發布的《2008年艾滋病流行狀況報告》顯示,2008年度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50萬,因艾滋病死亡人數200萬。自艾滋病被發現以來,累計病毒感染者總人數已達4030萬,因艾滋病死亡的總人數達到2500萬。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是艾滋病感染最嚴重的地區,感染率超過25%,隻有全球人口10%的該地區,艾滋病毒感染者已達到2500萬,占世界總數的68%。
據印度國家艾滋病控製組織研究結果顯示,印度目前有270萬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如不加扼製,艾滋病將在印度“災難性”蔓延。
我國艾滋病流行形勢嚴峻
艾滋病這個惡魔般的疾病,也沒有放過中國這個開放中的文明國度。
艾滋病在中國大致經曆了三個流行階段:1985年至1988年為國外病例傳入期,1989年至1993年為艾滋病散播期,1994年至今為艾滋病高速增長期。
截至2008年底,中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例26多例,估計艾滋病毒感染者約70萬人,疫情已波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更加令人擔憂的是目前艾滋病正在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
中國艾滋病疫情流行特點
1.疫情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以沿海、沿邊及大城市為主;
2.傳播日趨多樣化,以靜脈吸毒為主,經血液傳播日益嚴重,經性傳播逐年上升,逐步成為主要傳播途徑;
3.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迅速增加,流行上升速度加快;某些地區進入快速增長態勢,感染呈簇狀分布;
4.感染發病者以青壯年為主,占93.9%(15~49歲),男性為主,男女比例4.6:1;感染人群涉及麵廣,其中農民數量占到70%以上;
5.由外籍人員轉向國內公民,從出入境人員中發現感染者數量劇增;
6.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
目前是遏製中國艾滋病快速增長勢頭的最關鍵時刻,必須不失時機地切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否則,將出現艾滋病的大麵積流行,不僅對個人、家庭,也會給社會造成嚴重的危害,給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與發展造成災難性損失。
艾滋病的危害
生理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發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狀況就會迅速惡化,患者身體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後被奪去生命。
心理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會產生巨大的壓力。
社會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會的歧視,很難得到親友的關心和照顧。同時,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可能成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間接受害者。
第 2 節 艾滋病的傳播與預防
約翰一家因艾滋病而支離破碎。約翰從媽媽那裏帶著血友病的遺傳因子來到這個世界。由於疾病,他需要經常注射血液製品維持生命。靠定期輸入血液製品,約翰和正常人一樣成長著,生活著。他結了婚,有了一個愛他的妻子。幾年後,可愛女兒的出現又給這個和睦的家庭增添了天倫之樂。不久,艾滋病在美國悄悄蔓延開來,約翰因為輸入了被艾滋病病毒汙染的血液製品,然而他全然不知。也就是在不知不覺中,通過性生活約翰將艾滋病病毒傳給了妻子。妻子懷孕了,艾滋病病毒又通過母親悄悄地侵入幼小生命中,不久,這個幼小的生命便因艾滋病病毒而夭折。接著約翰和他的妻子也相繼發病而亡,隻剩下約翰的大女兒活在世界上。
約翰家庭發生的悲劇,控訴了艾滋病給人類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也向我們展示了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
一、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艾滋病的傳染源,包括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攜帶者。艾滋病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體液和器官組織內,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傷口滲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淚液、唾液、汗液、尿、糞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滲出液的情況下,沒有傳染性。因此,艾滋病傳染途徑主要是: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垂直傳播。
血液傳播
血液是艾滋病病毒生存的“大本營”,如果輸入被艾滋病病毒汙染的血液或血製品,移植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器官,幾乎肯定會染上艾滋病病毒,而且發展成為艾滋病病人,死於艾滋病的時間,常常比其他途徑感染的人要快得多。
一天,一個差5天就年滿17歲的女孩張春楠在艾滋病的痛苦折磨中死去,從確診到離世隻有13天時間。張春楠臨死時,眼睛睜得大大的,噙著淚水,可直到死她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艾滋病。而染上艾滋病是緣於8年前一次手術中的輸血。在我國,曾由於一些醫院責任人員法律意識淡漠,違法采血和反複使用沒有經過消毒的針頭和針管,造成血液交叉感染,導致了許多無辜生命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製造了一幕幕人間悲劇。
與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用具,以及使用被艾滋病毒汙染後未經徹底消毒的醫療器械、理發用具等,也會感染艾滋病。在我國,艾滋病的傳播,最開始集中在吸毒人員中,吸毒者吸食海洛因,從口吸發展成靜脈注射吸毒,再發展成共用針具進行吸毒,這樣艾滋病就傳播開來。
吸毒是艾滋病的溫床。特別是那些靜脈注射毒品的人,在毒癮發作時會不顧一切,甚至一群吸毒者共用一支針管輪流注射,所以很多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如艾滋病、肝炎等很容易在這些吸毒者中傳播。我國現階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超過多半是靜脈吸毒者。在吸毒者中,艾滋病魔影隨著毒品的幽靈一起遊蕩。
性傳播
性傳播是艾滋病傳播的常見途徑。病毒可由感染者傳給其性伴侶,這包括從男人傳給女人、女人傳給男人,由同性戀者的男人傳給男人和女人傳給女人。艾滋病就是在美國的同性戀者中最早被發現的。
在我國,艾滋病經過性途徑的傳播,逐漸變成主要的一個傳播途徑。全世界已有的4000萬艾滋病感染者中,80%是經過性傳播的,而在經性傳播的人中,又有80%的人是通過異性間的性接觸傳播的。性傳播在中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個因嫖娼感染艾滋病的人寫道:
我想要用我的經曆,告訴那些有可能跟我犯同樣錯誤的人:僅僅因為一次衝動,你就可能犯下必須用生命去贖罪的錯誤。一次高危性行為(無任何保護措施)隻有千分之一或者萬能分之一HIV的感染率,但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是100%。艾滋病離我們真的非常近。
健康、文明的性,應該是充分尊重人的個性,同時又堅守道德底線,雙方自願而不傷害他人。我國性病患者在18年內增加近百倍的事實提醒我們,在對待性問題上,必須遵守性道德,要潔身自好,千萬不能放縱自己的行為,否則就要受梅毒、淋病等性病的懲罰,而且會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母嬰垂直傳播
如果母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懷孕、分娩或產後哺乳等過程中,都可能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孩子。研究表明,在未幹預的情況下,艾滋病母嬰發生率達15%到50%。據統計,全球每年有240萬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生育孩子,造成每年約80萬個新生兒感染艾滋病。而我國部分地區的資料顯示,由母嬰傳播造成的嬰兒和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也在逐漸增加,嚴重威脅著兒童的健康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