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拳進京,局勢全麵失控(2 / 2)

令人疑惑的是,作為京畿重地,義和拳是如何順利進入的呢?從當時情況來說,義和拳絕沒有攻取北京的政治意圖和軍事實力,他們的進入,完全是一種和平的方式。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毫無疑問,京畿地區向來是清軍重兵駐紮之地,其中包括董福祥武衛後軍二十營、榮祿的武軍中軍三十營、聶士成的武衛前軍二十營、宋慶的武衛左軍二十五營,步軍統領轄下的警備部隊以及八旗的火器營、健銳營、虎神營、神機營等,當時的總兵力在10萬左右。但奇怪的是,守城清軍(主要由步軍統領負責)卻大開城門,任由義和拳隨意進入。

據記載,義和拳入城之時無人阻攔,甚至晚上城門已經關閉了,隻要到城下叫門,守城兵並不攔阻,即刻開城放入。京師重地,大批拳民武裝進入,如入無人之境。進城後,拳民們在街市來來往往,砍殺不絕,而地麵上的官兵也不敢阻止。當時有人記載說,“五月以來,團民三五為群,手持刀劍,逍遙城市,官兵不敢誰何,遂至無廟不設壇。於是焚教堂、殺教民,無日無之。”

從下麵的一段記載或許能看出此中的端倪,“有拳匪數萬人到京,某城門守者堅不肯納。方爭持間,忽有人持輔國公載瀾令箭,令開門,守者不敢違。由是風聲所播,相繼而來者,日以千計。”

載瀾是誰?神機營長官是也。當時的京城九門誰負責?步兵統領莊親王載勳。加上負責虎神營的載漪,這幾個人在導入義和拳問題上起到了重大作用,而這也是導致北京局勢失控的最關鍵一步。從以上的過程可以看出,軍機大臣剛毅在與載漪等人勾結後,已經開始有意識地要利用義和拳,剛毅招撫在前,載漪等人放入在後,“大阿哥黨”為了自己集團的利益,不惜綁架了整個清廷乃至中國的命運。

在載勳等人的招撫下,義和拳大批湧進了北京城,拳民們在城內隨處設立拳場,並豎起“保清滅洋”的旗幟,“義和拳”一時成為當時最熱門的話題,也是最讓人驚恐的事情。大量拳民湧入京城後,很快便開始了反教行動,他們不分清紅皂白地濫殺教民,焚燒教民房產和各種洋物,這不僅嚴重破壞了京城的社會秩序,也將引發更大的中外衝突。

對義和拳表現最為積極親善的當屬以端王載漪為首的“大阿哥黨”,當時載漪不僅在邸中設壇立團,朝夕虔拜,而且經常召義和拳首領等赴端王府議事;剛毅、載瀾改穿義和拳裝束,徐桐、崇綺也是篤信有加。就連宮中太監、侍衛和部分清軍也紛紛加入義和拳,董福祥還與義和拳首領李來中結為義兄弟。

天津的情況也不樂觀。天津是華北最大的通商口岸,也是洋人聚居較多的城市,當時被義和拳認為是洋人的大本營和洋教的黑風口,因此也成為義和拳要重點打擊的地區。1900年6月初,以曹福田、王德成、張德成等人為首的義和拳進入天津,到處焚燒教堂,拆毀鐵路、電報局甚至毀壞海關、衙門,局勢極為混亂。自6月中旬起,天津各洋行一律罷市,招商局除米糧外其他各種貨物一律停運,信件、通訊停止,連老龍頭火車站也被焚毀。

內憂外患,一時俱起。在義和拳反教活動不斷擴大的同時,八國聯軍攻陷了大沽炮台並開始進逼天津,整個天津城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