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多少才夠的問題,夥計。這是個總和為零的遊戲。一些人贏,一些人輸。錢本身不會變多或變少,它隻不過是簡單地從一個人轉到另一個人手裏。”
在奧利弗?斯通導演的電影《華爾街》中,金融大亨戈登如此簡單而又明了地解釋了金融的含義。
對於漢語言來說,“金融”是一個舶來詞,就像“革命”、“幹部”、“社會”一樣,有的詞雖然自古就有,但現代意義上的用法,還是來源於日本人。
簡單的說,金融就是錢和錢相關的那些業務。金融是一個行業,是一個專業。金融家不會憑空將錢變多,人們通過金融隻是把錢從一些人的手上轉到另一些人的手上,錢本身不會變多或變少,但結果卻是,一些人獲利,一些人賠錢。
在金融體係日益發達的市場經濟中,我們每個人的命運從未與金融聯係得如此緊密。麵對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當我們在詛咒金融家的瘋狂再次給整個世界帶來了一場災難的時候,我們也清楚地知道,這不是第一次,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現實隻不過是曆史的重演。與其在現實中迷茫不堪,不如到現實背後去洞察其前世今生的故事。有因才有果,執著於果,不如反思於因,這就是我們策劃本書的目的。
這本書分別以“錢”、“人”、“事”為主線,為讀者徐徐拉開幾千年來的經濟發展和金融演變的巨幅畫卷,是人們了解世界金融史的理想讀物。
從原始社會的貨貝到信用卡、從金融的創新者到恐龍般大而無情的財閥大亨、從鬱金香陷阱到自次貸危機……本書將繽紛的金融事件分門別類,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揭開金融學神秘的麵紗,將其最生動鮮活的一麵呈現在讀者麵前。通過有趣的故事,讓人身臨其境地去感受金融學的魅力。力圖讓讀者在閱讀時,既能輕鬆愉快,又能有所心得。
經濟學大師約瑟夫·熊彼特說:“如果一個人不掌握曆史事實,不具備適當的曆史感或所謂曆史經驗,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時代的經濟現象。”他還指出,“目前經濟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錯誤,大部分是缺乏曆史的經驗,而經濟學家在其他方麵的欠缺倒是次要的”。
回顧金融史,我們會發現有如此多的經典事件供我們學習,所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我們衷心希望,此書能為讀者提供一個認識現實經濟世界的全新視角,在投資、經營、決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夠正確、理性地對待發生的每一個變化,以助各位“知興替”、“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