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阿諛奉承是一種詐騙(3)(2 / 2)

正在這個時候,袁世凱醒了,他一看見玉碗被打得粉碎,頓時氣得臉色發紫。這時,侍婢已經冷靜下來了,心想:反正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於是跪倒哭訴道:“不是小人之過,實在是有下情不敢上達。”袁世凱罵道:“有什麼話,快說。”侍婢說:“小人端參湯進來,看見床上躺的不是大總統。”“混賬東西!床上不是我,是誰?”袁世凱以為侍婢已經被嚇糊塗了。

侍婢接著說:“床上……床上……床上躺著的是一條五爪大金龍!”

袁世凱聽她這麼一說,還以為自己是真龍轉世,這樣一來,想登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看來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想到這裏,頓時一股喜悅從心中湧起,怒氣全消了,還情不自禁地拿出一疊鈔票為婢女壓驚。

這個婢女把袁世凱想做皇帝的心思看的非常透徹,也正是看了他的心思,所以才順著他的思路進行哄騙,致使她的謊言一語中的,在生死存亡關頭,不僅保全了自己的生命,還得了一筆意外的獎賞。

33奸詐小人善於拍馬

奸詐之人認為,人人都喜歡被人恭維,但是拍馬要拍到點上,必須根據不同人的不同特點,用不同的方式,講不同的恭維活。在這方麵,清末太監李蓮英,可以說技高一籌,他因為拍馬能拍到位,所以常常能討得慈禧太後的歡心。

慈禧非常喜歡看京戲,並且會經常賞賜唱戲的人一點東西。

有一次,她看完楊小樓的戲之後,把他召到跟前,並指著滿桌子的糕點對他說:“這一些賜給你,帶回去吧!”

哪知道楊小樓叩完頭謝完恩之後,竟然壯著膽子說:“叩謝老佛爺,這些尊貴之物,奴才不敢領,請……另外恩賜點……”

好在那時慈禧的心情好,並沒有發怒,還問他想要點什麼。

楊小樓又叩頭說:“老佛爺洪福齊天,不知可否賜個‘字’給奴才?”

慈禧一聽非常高興,便讓太監捧來筆墨紙硯,慈禧大筆一揮,就寫了一個“福”字。

字剛寫完,站在一旁的小王爺就悄悄地說:“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楊小樓一看,這字寫錯了,如果拿回去必會遭人議論,豈非有欺君之罪?然而,如果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發怒肯定會要了自己的命,一時之間竟然急得直冒冷汗。

這個時候,慈禧太後也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她既不想讓楊小樓拿走寫錯了的字,又不好意思再要過來。正在這時,站在旁邊的李蓮英笑嗬嗬地說:“老佛爺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點呀!”楊小樓一聽,就坡下驢,急忙叩頭說:“老佛爺福多,這萬人之上之福,奴才怎麼敢領呢!”慈禧也正為下不了台而發愁,聽這麼一說,急忙順水推舟,笑著說:“好吧,隔天再賜你吧!”

李蓮英的應變巧在借題發揮,將錯就錯,不但解了眼前的窘境,還順勢拍了慈禧的馬屁。對於錯誤,生硬地扳正根本不是圓熟的做法,借力使力把“方”說成“圓”,由此可見,李蓮英應變的機智。雖然說人們都想讓別人讚美自己,但是如果太過了,就有了拍馬之嫌,那不但使別人嗤之以鼻,反而被吹捧的人也不會感到舒服。所以,好話捧著說要恰到好處才是最適宜的尺度。

在鎮壓太平軍的行動中,有一次,曾國藩用完晚飯後與幾位幕僚閑談,評論當今的英雄。他說:“彭玉麟、李鴻章都是大才,為我所不及。我可自許者,隻是生平不好諛耳。”一個幕僚說:“各有所長: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說到這裏,他說不下去了。

曾國藩問:“你們以為我怎樣?”眾人皆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個管抄寫的後生來,插話道:“曾帥仁德,人不忍欺。”眾人聽了齊拍手。

曾國藩十分得意地說:“不敢當,不敢當。”後生告退而去,曾氏問:“此是何人?”幕僚告訴他:“此人是揚州人,入過學,家貧,辦事還謹慎。”曾國藩聽完後就說:“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沒。”不久,曾國藩就把督造火炮的重任交給他,哪知此人乘機攜帶了造炮巨款逃走了。

在這個故事中,曾國藩的幕僚都想說幾句話來讚美曾國藩,但是像“威猛”、“精敏”之類的詞語都已經讓別人先說了,所以就想不出適合恭維他的詞句。而管抄寫的這位老兄,卻從曾國藩說過的“生平不好諛耳”中推斷出曾特別看重自己“仁德”性格的特征,於是就投其所好,在這一點上對曾國藩加以恭維,果然讓曾國藩感到舒服,並由此得到了他的賞識。

34奸詐之人不計毀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