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奸邪小人無所不用其極(3)(2 / 3)

受寵的武惠妃陷害太子,玄宗大怒,想廢掉太子,張九齡堅持不可,李林甫當麵不發表意見,背後卻在玄宗親信的宦官麵前散布輿論說,皇上“家事,何須謀及於人?”,影射張九齡幹預皇上“家事”。

玄宗欲加封牛仙客。張九齡不讚成,約李林甫一起到玄宗麵前去“固爭”,李林甫當即表示同意,可到了玄宗麵前,他卻一言不發,私下裏反而告訴了牛仙客。牛仙客在其鼓動下,麵見玄宗,哭著辭職,玄宗又欲升牛仙客為相。張九齡認為牛仙客目不識書,不能當大任。李林甫私下對玄宗說:“但有才識,何必辭學。天子用人,有何不可?”接著又說張九齡是文人,不善用才。從此玄宗認為張九齡太專權,對他逐漸疏遠,並認為裴耀卿和張九齡是同黨,就將二人的相位都罷免了。牛仙客升為宰相,李林甫取代張九齡為中書令。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三月的一天,玄宗駕臨勤政樓。兵部侍郎盧絢正騎馬經過樓下,氣宇軒昂,雄姿英發。玄宗看到後心生歡喜,稱讚道:真乃偉丈夫也!李的耳目喉舌馬上將此事彙報給李林甫。他擔心盧絢被皇上重用,便設計阻撓。於是他把盧絢的兒子召來,告訴他父親威望很高,皇帝準備派他父親到外地任職,要想不離開京城,可上書奏請說自己年老,皇上就不會將他派往外地了。盧絢聽從李林甫的指點,上書奏稱自己年老,不堪重任,結果李林甫以此為據,罷了他的兵部侍郎之職,讓其出任華州刺史。盧絢到任不久,李林甫又誣其有疾,州事不理,被授予太子員外詹事,就這樣盧絢一直被冷落壓製著。

原中書侍郎嚴挺之很有才華,早年被李林甫排出京師。天寶元年,唐玄宗忽然想起他,就問李林甫他現在哪裏,欲以重用。李林甫馬上把嚴挺之的弟弟召到府中,談話敘舊,虛偽地告訴他要授予他員外郎的職務。又關心地問起他哥哥的情況,鼓動他替哥哥寫一奏折,以身體不好為名,請求入京就醫。這樣,進京以後,見了皇上就可受到重用。嚴挺之的弟弟不知是計,非常感激,立即照辦。

後來,李林甫就拿著他寫的奏折對玄宗說:“挺之年高,近患風,且須授閑官就醫。”玄宗聽後,歎息良久,隻好令嚴挺之到“東京養疾”去了。

刑部尚書李適之是唐太宗的曾孫,此人非常勤奮,天寶元年,牛仙客死,代為左相,被李林甫視為競爭對手。

在李適之上任之初,他便對李適之說:“華山下麵有金礦,采之可以富國,我想皇上還不知道。”李適之輕率地相信了李林甫的話,就把這事告訴了唐玄宗。玄宗很高興,立即問李林甫是否真有此事,李林甫卻說:“這件事臣已經知道很久了,但我想到華山是皇家的龍脈所在,王氣所在,不可開采,所以臣不敢上奏皇上。”李林甫這馬屁拍得玄宗很舒服,玄宗感到李林甫對自己是一片忠心,因此宣布,“自今奏事,宜先與林甫議之”。此後玄宗逐漸疏遠李適之,後來李適之終於被罷相。

李林甫用這種方法整倒了一批內閣大員,而對於那些無能的、善於逢迎拍馬的邪險之徒則加以引薦,作為自己的左右臂膀。又用小人充塞各種機構,就這樣他穩穩地當了19年宰相。

李林甫當了19年宰相,靠的是什麼?自然是奸詐的手法,他善於誣陷,精於整人,特別是有可能成為自己對手的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先扳倒有才能的人,一朝中有三個宰相,他先後整倒了兩個,然後又換上他的心腹之人。另一方麵,新人總是不斷湧現的,他的地位時刻受到新人的威脅,因此,他總是會想辦法把新人扼殺在搖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