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後閨誡漸嚴,女子相撲被看做有傷風化而禁斷,故漢民族地區女子相撲之事鮮聞,而在蒙古民族的發展史上它卻熠熠生輝,格外奪目。《蒙韃備錄·婦女》說:“其俗出師不以貴賤,多帶妻拏而行,自雲用以管行李衣服錢物之類。其婦人專管張立氈帳,妝禦鞍馬,輜重車馱等物事。”長期遊牧生活與隨軍出師培育出蒙古女子慓悍雄強的性格,角力自然為之習尚,甚至還形成了一種以角力擇婿的特殊風俗。在《馬可·波羅遊記》第一百六十九章中曾以激賞的口吻記敘了“海都王女之勇力”:
忽必烈的侄兒海都王有個女兒名叫“艾吉阿姆”(Aigiarm),蒙古語猶言“明月”。此女甚美,身手矯健,強勇過人,國中竟無人以力勝之。其父幾次想為她擇婿,但她都表示,“有人在角力中能勝我者則嫁之,否則,永不適人。”父親隻得應允,聽其擇所喜勇士。消息傳開,吸引了許多青年前往比武。根據約定,贏者可娶其為妻,敗者不可言婚,而且要賠馬百匹。直到這位艾吉阿姆公主贏了一萬匹駿馬,那些紛至遝來者還是無可匹敵。
一二九〇年,一個英俊勇俠的青年攜馬千匹飛馳而來,人們知道他是帕馬爾(Pamar)王的兒子,很希望能成了這門親。王後及大臣均勸艾吉阿姆這次要讓王子得勝,但她斷然拒絕,說:“無論怎樣,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使我做任何不對和沒有理由的事。”角力開始了,在場的人都想看到王子勝利的微笑,但多少個回合後,王子還是被撲倒在宮殿的通道上。雖然親事未成,但是在海都王內心深處自有無比的驕傲,自此,“遠征輒攜女子俱,蓋扈從騎尉中使用武器者無及其女者也。有時女自父軍中出突敵陣,手擒一敵歸獻其父,其易如鷹捕鳥。”這位美麗的艾吉阿姆確實堪稱角場猛獅,草原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