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先秦產嬰還有弄璋弄瓦的風俗。《詩經·小雅·斯幹》說: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
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
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惟酒食是議,無父母之詒罹。
周代住室並不設床,地上鋪席,人寢於席上。生女孩子毫無歡意,就讓她睡在地鋪上,但生養男孩則特別重視,特地擱一張床讓他高臥。相比較而言,女孩子“臥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班昭《女誡》第一章)。同時在男嬰的洪亮的啼哭聲中,人們好像感到了未來家庭統治者的威儀,要讓他玩耍玉製的禮器,祝福他早日至成大業。而女子注定一生隻需要講究做飯、奉酒、紡織等家務瑣事,所以給她玩耍一個陶製的紡錘(瓦),但願她長成以後能謹守婦道,不要讓父母牽腸掛肚。在女子呱呱墜地的時候,悲劇的序幕已經拉開。周代以後,隨著生活習俗的改變,男嬰女嬰已無寢床寢地的區別,但上下尊卑觀念卻成為一種文化因子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麵彌散。弄璋弄瓦儀式演化為後代的嬰兒周歲的“拈周試?”(俗稱“抓周”),於中堂羅列錦席,將金銀七寶、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等一切應用物件放在上麵,任男兒抓拈,以卜命運,女兒惟拈刀尺癅縷參《顏氏家訓·風操》),男兒在未來有多種選擇,而女子的命運生來已定,無須作任何卜測和努力,前麵永遠是那條狹長而昏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