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每天都處在異常快速的節奏中,身心十分疲憊。每一天都帶著一顆緊張的心,忙忙碌碌。有時,不知所措;有時,抱怨滿腹。這樣的狀態往往會讓你更加無法冷靜處事,也許會增添更多的麻煩。因此,在緊張的時候,試著放鬆緊繃的心弦,保持鎮靜與平和,心氣淡然,這樣,心才會靜下來。
1 放慢腳步,讓生命如水般流淌
心若靜,塵自飛;心若安,塵自定。如此,無塵的心便輕上天堂。
現代社會競爭異常激烈,為了不落後於別人,為了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忙忙碌碌、你追我趕的生活,工作的瑣事堆滿案頭,甚至來不及按時吃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惜時如金,箭步如飛。
殊不知,一味地追求速度,日程排得滿滿當當,往往使神經時刻處於緊繃的狀態下,精神被緊張、浮躁、不安和焦灼所折磨,少了一份從容,少了一份鎮定,我們將會變得鬱鬱寡歡,根本來不及體驗生活的美好。
自從被應聘到一家出版社工作後,傑克就一直是個“拚命三郎”:他每天的時間被稿件、傳真、合同以及各種方案充塞得滿滿的,生活就像上足了勁兒的發條一樣,即使是在周末他都會加班熬夜;因為太累了,傑克竟然在一天早上暈倒在眾人麵前。可就在臥床休息的幾天裏,他仍然在床上不分晝夜地趕稿子;外派工作時,他一連幾天忙著走訪市場,顧不上吃飯睡覺,竟然在總裁麵前彙報工作時當場“失聲”……
傑克就像在跑步機上行走的人,從來不曾停歇過,總是腳步匆匆、馬不停蹄。終於有一天,生命的傳送帶還在繼續運轉,而前進的齒輪卻壞了——傑克徹底崩潰了,他因大出血而住院。治療期間,他對醫生傾訴了自己的煩惱:“我時時刻刻都像是在和別人賽跑一樣,每一天都是緊張兮兮的,我感到越來越累!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像是有人拿槍對準我的頭部,必須要立刻做這做那,否則那人就要開槍!”
傑克為何會有那種被人拿槍指著的感覺、健康狀況亦極度惡化呢?這是因為,他一味地逼迫自己忙著趕路,過快的生活節奏使他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平靜,心仿佛永遠無法平靜下來,最終感到心力交瘁。
由此可見,當我們每天為了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正離我們遠去。既然如此,為何不能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為何不能讓它優雅一些?誠然,我們不可能讓世界慢下來,但我們至少能夠讓此刻的自己鬆弛下來,讓自己的心靜一點。
放下快節奏的腳步,讓自己的心靜一點吧。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在一步步看似慢然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從容鎮定之美,感受到了生活的甜酸苦辣。這就像是旅行,不僅要跋山涉水走完旅程,更要懂得欣賞與流連。
一個哲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上帝給我分派了一個任務,讓我牽一隻蝸牛出去散步。於是,我就照做了。在途中,我盡管走得很慢,蝸牛盡管已經在盡力地爬,可每次總是才能挪動那一點點距離。於是,我開始不停地催促它、嚇唬它、責備它。蝸牛也隻是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自己已經盡力了。我惱怒了,就不停地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也隻是受著傷、喘著氣,賣力地往前爬。
我想:這真是太奇怪了,為什麼上帝要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呢?於是,我開始仰天望著上帝,天空一片安靜。我想,反正上帝都不管它了,我還管它幹什麼?任由蝸牛慢慢往前爬吧,我想丟下它,獨自往前趕路。我就放慢了腳步,想將它放下,靜下心來……咦?我忽然聞到了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此刻的風如此溫柔……而我以前為何都沒有體會得到呢?我這才想起來,莫非是我犯了錯誤,原來是上帝叫蝸牛牽我來散步的……
心若靜,塵自飛;心若安,塵自定。如此,無塵的心便輕上天堂。“慢”步人生路,不是磨蹭,更不是懶惰,而是讓時間不再時時刻刻都有棱有角,進而讓心靈獲得極大的放鬆。這裏的“慢”是一種境界,一種回歸自然、輕鬆和諧的境界。
“慢”步人生路,牽著心兒散散步吧!比如,每天早晨起來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聽一支優美的曲子,抑或是在休息時給朋友送去自己親手做的糕點,或者是陪著父母一同坐在電視機前說一些瑣碎的家常,或者一家三口一同出去郊遊……
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一如流水般柔軟。漸漸地,你便能重新找回帶著心靈散步的節奏,找出一條歸返心靈原鄉的路,如此,你會發現內心的世界愈來愈無邊際,而你也能從容淡定、遊刃有餘地穿梭在紅塵世界中。
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放下快節奏的腳步,牽著心兒散散步。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在一步步看似慢然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從容鎮定之美,感受到了生活的甜酸苦辣,內心的世界也會愈來愈無邊際。
2 自然平靜方顯美麗
沒有妄情、妄念、妄想,順其自然,順天而行,方顯從容不迫。
在自然界中,我們常看到水從上而下、從高到低,順應地勢流淌,順能通之道而遊。水似乎沒有自己的選擇,它隻能順其自然。但這種生存方式卻使它擁有了一份平靜之美,而且最終實現了歸海的目的。
水是如此,人亦如此。但事實上,很多人不懂得順其自然的道理,經常感歎命途多舛,抱怨命運不公,結果產生了緊張、鬱悶、焦慮等情緒,顯然,這種人的心是很難獲得平靜的,活得也不夠從容鎮定。
要知道,凡事都有著自己的發展規律,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外表再好,不過是皮肉而已,老了還是長滿皺紋;財富再多,不過是身外之物,死了還是空有軀殼……所以,我們要時常靜下心來,凡事順其自然,不必刻意強求,如此你會發現,緊繃的心弦得到了放鬆,生活節奏不再緊張,即使事情不照自己的計劃進行,地球也會照樣轉,生活也照樣繼續,而且還會獲得意外的驚喜。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百般思量、苦苦苛求呢?
有一則寓言,或許人人都能從中得到啟示。
在山間的一座寺廟裏麵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三伏天裏,禪院的草地成片成片地枯黃了,小和尚對老和尚說:“快撒點兒草種吧!好難看啊!”老和尚揮揮手說:“等天涼了,隨時!”
中秋到了,老和尚買了一包草種,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刮起,將撒下的草種吹得滿天飛散,小和尚既著急又苦惱地跑進屋對老和尚說:“師父,草種被風都吹走了。”老和尚回答:“沒關係,被風吹走的都是空的,即便撒下去也發不了芽。擔心什麼呢?隨性!”
草種撒上了,一群小鳥飛來了,在地上專挑飽滿的草種吃。小和尚看見了,緊張地大喊:“不好了,撒下的草種都被小鳥吃了!”老和尚慢悠悠地說道:“沒關係,草種多,小鳥是吃不完的,隨緣!”
半夜下起了暴雨,小和尚急忙穿衣出禪房,對著師父的房門喊:“師父,不好了,草種都被雨水衝走了不少。”老和尚連眼睛都沒有睜,淡然地說:“不用著急,草種衝到哪兒就在哪裏發芽,隨緣吧。”
不久,許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來沒有撒到草種的一些角落裏居然也長出了許多青翠的小草,一片生機。小和尚看到了,高興地直拍手,老和尚卻麵不改色地點點頭,說道:“隨喜。”
故事中,老和尚講的“隨”,就是指順其自然。順其自然是一種順應天命、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正是由於知曉這種處世哲學,老和尚麵對各種變化的時候絲毫沒有緊張無措,而是顯得從容不迫、鎮定自若。
可見,順其自然並非消極地等待,更不是聽從命運的擺布,它更多的是指凡事不必刻意強求,心中保持清靜,沒有妄情、妄念、妄想,要讓心境很平和,順天而行,就像小草自然地發芽、生長一樣,不受塵世的任何束縛。
順其自然是一種超脫自由的生活態度,一種內心上的安定和淡然,它有利於我們放鬆緊繃的心弦,心平氣和地看待紅塵世界的萬千變化,進而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與意義,欣賞到生命中精彩的部分,切實地活出真我的色彩。
菲莉娜大媽是一位專職太太,她需要照顧全家人的起居飲食,負責買菜、煮飯、洗衣、打掃房間、帶孩子等家常瑣事。她總是暗示自己:情況緊急,必須立即做完每一件事。她從早到晚都忙得腰酸背疼,卻總有做不完的事,心情抑鬱無比。
一個雨天,孫女米娜放學回家後,把雨傘和鞋子放在門後,便坐到沙發上打開了電視機。“哦,天啊,你看你做了什麼,地板上好多水漬,我要趕快把它擦幹淨!”菲莉娜大媽從廚房走出來,便要衝向門後。
“奶奶,請您休息一下吧,外麵還在下雨,爸爸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那裏還是會變得一塌糊塗的。待會兒再做這些事情不會影響什麼的,現在您可以陪我照顧我的花兒嗎?”米娜說。
“天啊,還有那麼多活兒要做呢,我哪有時間陪你?”菲莉娜大媽無奈地聳聳肩,但看到米娜祈求的眼光,她還是陪孫女給陽台上的花兒澆水、鬆土等。直到家人都回家了,大家坐在一起吃飯、聊天,然後菲莉娜大媽稍稍打掃了一下就去睡覺了。
躺在床上的菲莉娜大媽感到從沒有過的快樂,好像以前那些做不完的家務活都變得輕鬆了,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呢?她也不知道,但是,米娜從此有了一個不再那麼匆匆忙忙的奶奶。
生活原本不必如此忙亂,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是在自造緊張情緒。順其自然,不去勉強別人,也不強求自己,你會發現自己很容易就能夠從緊張的情緒中解放出來,而且可以獲得內心的平和,從容愉悅地享受生活。
總歸而言,順其自然是一種坦然、隨意的心境。當一個人能做到凡事不刻意強求、順其自然時,就能淡定自若地笑看潮起潮落、從容不迫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亦會發現“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時常靜下心來,凡事順其自然,是經曆了萬千風雨之後的大徹大悟,是領略了人生峰回路轉之後的身心空靈,如此,我們將能心平氣和地看待紅塵的瞬息萬變,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與意義,欣賞到生命中真正精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