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生燕子空樓,拋殘弦索床頭。一樣曉風殘月,而今觸緒添愁。
詞中述及“拋殘弦索”,“黃花節”,九月深秋時節。眾人皆知納蘭與沈宛分開後的五月便離開人世,使納蘭觸緒添愁的弦索顯然不會是沈宛所留。而《清初學人第一--納蘭性德研究》一書中曾以一家之言認為納蘭曾在江南與沈宛同居。竊以為這更是斷然不可能。以納蘭大內侍衛的身份,怎麼可能有時間和機遇去江南小住。即使是扈從皇帝去江南巡遊時,擔負著保衛皇帝安危重任的侍衛也是不可能擅自離職,抽身前往紅顏知己處相會的。
不知道為什麼,男人似乎都有妓的情結。我所看的關於納蘭與沈宛這一段,男性學者溢美之詞頗多,女性學者嘛,自然更希望納蘭公子念念不忘的僅隻是他的亡妻。
納蘭性德平生
納蘭在今後的日子裏,納蘭性德又續娶了關氏,還有顏氏為側。但好像再沒有激動了。如果還有夢,那就是盧氏魂來神往,重溫舊情。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裏,納蘭性德的好友在江南為他介紹了一位富有詩詞才華的名妓沈宛。作為烏程才女,沈宛曾有出色的詞作《選夢詞》刊行於世,為納蘭性德欣賞重看。也許是對尋覓知己的渴望與憐惜。兩人有情有意,遂結金蘭之好。關於這方麵是有文化背景的。
納蘭納蘭性德接沈宛於京城,在德勝門內置房安頓。由於沈的身份和血統,她不能名正言順地進入明府。他們就保持著沒有名份的關係,過著情人式的生活。從沈宛的詩詞中,看得出他們心靈之間有著一種相知互憐的內在聯係。但好景不長,半年後,納蘭性德突然去世,留下孤獨無靠的她和納蘭性德的遺腹子。沈宛含淚返回江南,以詞作撫慰她心中的傷痛。天公不作美,有情人終不成眷屬,留下一段讓人歎息、讓人辛酸,淚水淹沒歡樂的風流憾事。也許是一段風流債之緣故,這個遺腹子被生下來。光陰荏苒,歲月蹉跎。據說在這個叫富森的遺腹子七十歲
時,被乾隆邀上太上皇所設的“千叟宴”。孽海情天,業債消盡。
以上內容還待總結,下麵是各家爭論:
沈宛遺腹子之謎
2回複:沈宛結局如何?就目前的研究,還是史無可考,不過有些學者認為富森是其所生,為納蘭的“遺腹子”。沈宛身份之謎
小說裏的情節,不要當正史。
正史可考的納蘭性德的妻妾,共有四位。原配夫人盧氏,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成婚三年後亡故。續弦官氏,一等公頗爾噴之女。側室顏氏,為納蘭性德長子富格生母。最後一位為江南才女沈宛,考證為納蘭性德去世前一年所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