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介紹8(2 / 3)

熙字典》,康熙帝自為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丁酉)正月修《周易折中》成,頒行學宮。五月九卿議王貝勒差人出外,查無勘合,即行參究。七月策旺阿拉布坦遣將侵擾西藏,殺拉藏汗,囚其所立達賴。十一月皇太後不豫,上省疾慈寧宮。發布詔書,回顧一生,闡述為君之難;並言自今春開始有頭暈之症,形漸消瘦;特召諸子諸卿詳議立儲大事。十二月皇太後逝。康熙帝亦病七十餘日,腳麵浮腫。是年禁赴南洋貿易,赴東洋者照舊。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戌)二月翰林院檢討朱天保上疏請複立胤礽為皇太子,康熙帝於行宮訓斥之,以其知而違旨上奏,實乃不忠不孝之人,命誅之。三月上大行皇後諡號為孝惠仁憲端懿純德順天翊聖章皇後。裁起居注官。四月葬孝惠章皇後於孝東陵。七月修《省方盛典》。十月命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進軍青海。命翰林、科道官入值。命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祹分理正黃、正白、正藍滿蒙漢三旗事務。十二月孝惠章皇後升祔太廟,位於孝康章皇後之左,頒詔天下。晉和嬪為和妃,冊封庶妃王氏為密嬪,陳氏為勤嬪,封世祖悼妃之侄女博爾濟吉特氏為宣妃,冊封戴佳氏為成妃,哈琉哈氏為定嬪。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己亥)正月詔立功之臣退閑,世職準子弟承襲,若無承襲之人,給俸終其身。二月學士蔣廷錫表進《皇輿全覽圖》,頒賜廷臣。四月命撫遠大將軍胤禵駐師西寧。十月命蒙養齋舉人王闌生修《正音韻圖》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二月冊封新胡畢勒罕為六世達賴喇嘛,結束了五世達賴喇嘛之後的西藏宗教領袖不定的局麵。十月詔撫遠大將軍胤禵會議明年師期。皇三子胤祉之子弘晟被封為世子,皇五子胤祺之子弘升為世子,班俸均視貝子。定外藩朝覲年例。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醜)正月康熙帝以禦極六十年,遣皇四子胤禛、皇十二子胤祹、世子弘晟祭永陵、福陵、昭陵。三月大學士王掞先密疏複儲,後禦史陶彝等十三人疏請建儲,康熙帝不許,王掞、陶彝等被治罪,遣往軍前效力。四月詔厘定曆代帝王廟崇祀祀典。九月上製平定西藏碑文。十月召撫遠大將軍胤禵來京。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壬寅)正月舉行千叟宴,康熙帝賦詩,諸臣屬和,題曰《千叟宴詩》。三月至皇四子胤禛邸園飲酒賞花,命將其子弘曆養育宮中。十月命雍親王胤禛等視察倉儲。十正月康熙帝不豫,還駐暢春園。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病逝。即夕移入大內發喪。遺詔皇四子胤禛繼位,是謂雍正帝。遺詔真偽,引發繼位之謎。以貝勒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為總理事務王大臣。召撫遠大將軍胤禵回京奔喪。誠親王允祉上疏,援例陳請將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十二月封允禩為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允祥為怡親王,允祹為履郡王,已廢太子允礽之子弘皙為理郡王,以隆科多為吏部尚書。宜太妃稱病坐四人軟榻見雍正帝而受訓斥。始授太監官級,定五品總管一人,五品太監三人,六品太監二人。更定曆代帝王廟祀典,詔《古今圖書集成》一書尚為竣事,宜速舉淵通之士編輯成書。注:此表按年號紀年排定,公元紀年隻括注到年康熙身邊的大臣前期的四大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鼇拜,遏秘隆。中期姚啟聖施琅:原是明朝將軍,後歸清。精通水戰。魏東亭:康熙身邊親信,大忠臣。是作家二月河小說裏創造的人物,原型貌是曹寅明珠於成龍李光地......周培公:幫助康熙出謀劃策康熙後期:郎世寧張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