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引導孩子做一個懂禮貌的乖寶寶(2 / 2)

講禮貌既是一個人生活的起點,也是一個人的品質特征,這是社會培養出來的本領。孩子們隨著懂禮貌的家長亦步亦趨,導向他們模仿而懂得禮貌。如果家長遇人遇事先表現得有禮貌,那麼無疑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其次,要寬容地對待孩子的打斷。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當孩子打斷大人講話的時候,媽媽會說:“不許插嘴!打斷別人說話是不禮貌的!”但是媽媽是否想過,你打斷孩子的話就是禮貌的嗎?媽媽用這種強製的方式要求孩子懂禮貌,收效甚微。如果你對他說:“我先把我的事情說完,然後再聽你講,好嗎?”這樣效果可能會好些。

還有的媽媽為不讓孩子打斷自己和客人談話,會把孩子打發到他自己房間去,不讓孩子在中間添亂,或者讓孩子自己去一邊玩耍,不予理會。殊不知,為了這片刻的安寧,媽媽已經在不經意中剝奪了孩子參與社會交際的權利。而這一不經意的舉動,也傷害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

再者,就是將教條變為真實的生活場景。很多媽媽總是千叮萬囑教會孩子使用禮貌用語,但是,隻用說教的形式很難讓孩子記憶深刻。就算記住了,在真正需要說出口的時候,他們往往又沉默了。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媽媽可以適當設置真實的生活場景,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這樣,既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又能給他們一種真實的生活體驗。

最後一點,就是切記不要用武斷的方式評價孩子。大人用武斷的方式評價孩子是危險的,因為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是依據成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評價的。所以,媽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教重於言教,對孩子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個文明禮貌的人,用自己的文明行為和語言為孩子做出示範,讓孩子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學會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孩子都是可愛的,我們想要我們的寶寶變得有禮貌,先要尊重我們的孩子,讓他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因為我們熱愛、尊重和珍惜他們。這樣,孩子才會感覺到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並願意接受我們的教育。

但是,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經曆漫長過程的。所以身為媽媽,應該以足夠的耐心來引導自己的寶寶。隻要我們和孩子和一起努力,不久之後,我們的寶寶就會成為人見人愛的“禮貌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