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怎樣選擇孩子的興趣班(1 / 1)

放眼社會,現如今的興趣班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讓我們現在的家長們眼花繚亂。“美術班、舞蹈班、樂器班……我家的寶貝到底該報什麼興趣班?”麵對花花綠綠的興趣班宣傳單,不少媽媽犯了愁。孩子的興趣該如何樹立,如何保護,是如今家長們相當關注的問題。

於是,有些媽媽急於讓孩子多學東西,也沒細細觀察自己孩子身上表現出了哪些方麵的特長,隻將各種興趣班都讓孩子逐一地報名參加,以此來等待孩子在某一方麵的閃光點。有些媽媽則盲目跟從別的家長,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英語語音不標準,急忙轉到幼兒英語訓班學習,繪畫跟不上別人了,趕緊給孩子報名繪畫班。這樣一來,增添了孩子的負擔不說,甚至產生厭學的後果。

更有些媽媽講求多多益善,認為社會競爭激烈,要學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才行。一位幫孩子報五項興趣班的媽媽說:“一個興趣班沒有多少錢,重要的是他在學習,不必一個人在家裏玩。”孩子每天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的,這樣父母就心安理得,覺得孩子學了許多特長,對將來大有益處,卻不知剝奪了孩子活潑愛玩的天性,剝奪了孩子童年應有的樂趣。這樣的家長大有人在,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很愚蠢的,隻會讓孩子不堪“重壓”,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一個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並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家長無不重視興趣在孩子智力開發中的作用,給孩子選擇一個適合孩子的一個興趣班,對孩子來說也是有著密切關係的。那麼,媽媽們該要如何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興趣班呢?

我建議媽媽們應該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一般3歲左右的孩子還不能把握自己的興趣所在,但他們對畫畫、看書、聽音樂還是有一定的感知力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媽媽應通過對孩子的觀察來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然後幫孩子定位。如果孩子看到別的孩子畫畫,就忍不住用小手去學著比劃;或者聽見音樂響,就想扭著小屁股去跳舞,這就足以說明孩子對畫畫或音樂是有興趣的。這個時媽媽就要給孩子報這類的學習班,讓孩子把潛能發揮出來。

而孩子到5~6歲之後就漸漸有了自己的主見,具體對什麼有興趣就能表現出來了。此時,媽媽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意願來幫孩子選班,也可以讓孩子自由選擇。

曾聽到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姑娘這樣說:“我想學繪畫,可是媽媽要讓我彈琴和唱歌,她說長大了才有氣質”。作為媽媽應認識到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內驅力,隻有幼兒對所學的活動感興趣,就會產生無窮的力量。孩子的學習更多的是憑興趣,媽媽應順應這一點,尊重孩子的意願,在平等、民主的心態中與孩子商量選擇何種興趣班。切記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如果媽媽真的想讓孩子在某個方麵加強一下,不妨適當地往這方麵引導孩子,讓孩子感到去上興趣班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當然,不是說把孩子送到興趣班後,媽媽就萬事大吉了。孩子到底願不願意在這個班上學習,還要看老師咋樣。如果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感染力特別強,特別具有親和力,孩子回家以後,會很興奮地把學到的東西講給家長聽。如果孩子去了兩天,回家就嘟囔著說不想去上課了,可能孩子不喜歡教這個興趣班的老師,家長也不必強求孩子,更不可讓孩子邊哭邊上興趣班。

同時,還要處理好“質”與“量”的關係。因為孩子的興趣總是各種各樣,具有不穩定性,但每個孩子的表現特長都具有傾向性。媽媽千萬不要為孩子選擇太多的特長項目,孩子總是以玩為主,遊戲占據了他們的大部分時間。參加各種興趣班需要花時間學習、訓練。孩子本應該玩耍和遊戲的時間都被安排了各種學習,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扼殺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最好選擇1~2種孩子喜愛的興趣班較為適合,同時每天安排好孩子的學習、遊戲、訓練的時間。

由於孩子個性發展得不全麵,有時候就連自己想學什麼都說不清楚。所以此時,媽媽們要適時關注孩子的變化。很多媽媽們也擔心孩子這個班學兩天、那個班又學兩天,到最後全被耽擱了,什麼也沒學會。其實真的不必擔心,要知道孩子上興趣班,並不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初步認知能力,至於知識,這時候並不是學習的主要內容。

總之,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給孩子選擇,盡可能的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興趣班,避免錯誤地、盲目地選擇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在自由的空間裏,真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隻有正確的方式才能對孩子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