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比做一個“媽媽的乖孩子”更重要(2 / 2)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乖孩子可能會沒出息,淘氣的孩子往往能做大事。雖然有些以偏概全,但想想還是有些道理。我們在生活中常見到很多這樣的情況,處理事情乖孩子無從下手,淘氣的孩子卻能做到。其實,做媽媽的本來就不應該什麼都幹涉孩子們,讓他們自由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發現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應變的能力。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有些媽媽無不得意地這樣說,“我的孩子很乖,很聽話”、“我兒子從不頂撞我,叫幹什麼就什麼”……每當聽到這些話時,我很是糾結,特別是看到這些媽媽得意的表情時,更是痛心。得意的背後,不知這些媽媽可曾想過,這樣的“乖孩子”是不是缺少主見、缺乏獨立意識呢?那麼,他們將來如何應會這個社會呢?

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長中,當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時,作為家長的要尊重孩子。正如前文所講,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尊重就是把選擇權留給孩子,允許孩子有思想上的自由、情緒上的自由、感官的自由及表達上的自由,接受孩子做真實的自己,才是教育的最佳狀態。如果一味的要把孩子打造成隻會聽媽媽話的“乖孩子”,隻會阻礙孩子個性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對孩子的一生都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教育學家認為,父母隻是孩子的經紀人,至於孩子的人生,應該由他自己設計,你並不能帶他走未來的路,所以不用你去強迫、要求他,他都會積極完成。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隻要孩子喜歡就讓他去做。家長作為孩子成長的經紀人,最重要的是幫孩子發現自己,找到真實的自我,然後接受自己、喜歡自己,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當和孩子說話時,媽媽要盡量用開放式的問題,比如“你喜歡哪個顏色的?”而不是“你喜歡紅色還是黃色”。很多媽媽往往習慣替孩子做決定,久而久之,孩子就沒有獨立思考和選擇的能力,更別說設計自己喜歡的人生道路了。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應該讓孩子思考出答案,在他無法判斷的時候,媽媽再幫孩子選擇,要知道,孩子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你幫他思考。

總之,做一個孩子,實際上不必太乖,在成長的過程中,探索自我、建設自我遠比迎合父母更為重要。作為媽媽,你必須明白,養育一個孩子,沒有什麼比讓他做自己,擁有一個真實自然的成長過程更好的了。給予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裏健康發展吧!

§§第五章 後天教育比天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