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隔代親要充分利用(2 / 2)

當然,我們不是全盤否定隔代教育,如果老人們能夠具備一定的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並把之運用到帶孩子中,也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首先,我們現在的許多祖輩家長們,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他們不僅照顧孩子的生活,提供學習的條件,進行適當的指導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一般來說,祖輩與孫輩之間容易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

其次,祖輩家長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處理,他們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祖輩家長所積累的社會閱曆和人生感悟,也是促進幼兒發展和有效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有利條件。

最後,作為祖輩家長,他們自身也有一種童心,很容易與孫子孫女建立起融洽的感情,這就為教育孩子打好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利於祖孫兩輩身心健康。如果祖輩家長能發揮自己的所長教養孩子,年輕父母也能得以解決後顧之憂,專心致力於事業的發展。如此一來,也就達到了兩全其美的效果。

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不出錯的人,即使再優秀的人多多少少也會有一些缺點,我們不能苛求老人們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教育孩子,但我們可以及時幫助老人們改正不正確的教育方式。當發現老人對孩子有溺愛的現象或不妥當的教育方法時,我們應從側麵提醒老人,使老人意識到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妥,切不可當眾訓斥老人,那樣隻會傷了老人的心。老人們精心嗬護孩子的生活,為年輕的子女解決了實際困難,這是老人們對子女工作的支持與幫助,因此,要珍惜老人的勞動,對他們的真心付出心存感激,不要因為老人的有些教育方式不妥或溺愛孩子而剝奪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權力。

可以經常向老人介紹一些教育實例及教育書刊,豐富老人的教育知識,轉變教育觀念,從而在家庭中取得教育上的協調一致,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但是切記,撫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義務和責任,忙碌不能作為把孩子丟給老人家的借口,所以不管多忙,媽媽都要抽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以免與孩子之間產生隔閡。

總之,我們做媽媽的家庭教育理念要轉變,在協調好與老人的關係的基礎上,若也能引導老人轉變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好老人的作用,那就更好了。父輩和祖輩們在教育子女上要真正地形成家庭的育人合力,而不是互相指責和埋怨,相信就會真正實現隔代教育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