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雙職爸媽,照顧孩子要彼此配合(1 / 2)

現代社會中,雙職家庭占了絕大多數,更多的爸媽在職場中拚搏,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該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以便讓自己的家庭更為和諧呢?夫妻雙方均在外工作的家庭普遍麵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如何把自己蛻變成內外兼顧的千手觀音呢?答案不言而喻,這當然是要夫妻雙方既要各自付出,又要彼此配合。

雙職父母們許多時候會遇到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失調。例如,承諾和孩子一起外出活動或參加他的學校聚會,但因公事纏身或突發出差而未能兌現;孩子生病或家中發生意外,父母便要把工作暫且擱置,火速回家。在這種顧此失彼的情況下,父母很容易產生自責的心理,一方麵把孩子健康欠佳、學習成績不理想或行為不良的責任歸咎於自己照顧不周;另一方麵會因為顧家而減少了晉升、進修或往外地公幹的意欲,使個人事業發展受到限製。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父母,首先要想到的不是埋怨和自責,而要相互溝通,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我們生活在這個有著男尊女卑傳統觀念的文化國度,無論時代怎樣進步,大多數人的觀念始終無法改變。針對帶孩子這件事,大多的男人們認為天生就該是女人的事,所以一提到做家務,似乎腦袋裏冒出來的盡是媽媽們的頭像,媽媽理所應當地包攬全家大大小小的家務活。

大家總覺得指導孩子的學習、照顧孩子的起居等都應該是媽媽的事情,爸爸們就該那麼心安理得地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大少爺日子嗎?當然不是,媽媽們不是機器。我們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的體力,配合自己所擁有的時間和工作量,做出最有效率的生活規劃表。家務活可以由爸爸適當分擔些。在雙職家庭中的爸爸們一定要學會分擔家務活,否則累壞了媽媽們,不僅自己吃虧,還會連帶使整個家庭受累。要知道,一個女人,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務、帶孩子,其承受的勞動強度絕不亞於任何一個工種的工作。這絕非危言聳聽,我相信身在其中的母親都會認同我說的話。

生活中,媽媽們的肩上總是無可爭議地扛了孩子的教育大任。而現代家庭基本上都是雙職工家庭,夫妻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這樣一來下班幹家務活、帶孩子之類的業餘工作就需要很好的分工與合作了。如果這方麵處理不好,不但容易導致家庭矛盾的發生,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要知道,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雙方的付出,這種付出不僅僅是金錢的付出,更是愛與嗬護的付出。隻有爸爸和媽媽共同教育,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教育好孩子。

男與女,先天上就有實質的差異。一般來說,男性接觸麵廣,思路比較活,行動力強;女性思維比較縝密,比較安靜,愛幻想不易化作實際行動。因此,孩子需要爸爸寬廣麵的引領,在安全許可的範圍內,放手讓孩子親自體驗,例如:陪孩子鍛煉,以強身健體;帶寶寶旅遊,以拓寬視野;陪寶寶麵對挫折,以堅忍毅力;陪孩子分享快樂,以堅定自信等,這些光靠媽媽單方麵教導是不夠的,還需要爸爸們的配合,盡力地吸收新知,內化成孩子能夠接受的,再提供給孩子一個感受和接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