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天下分為四大部洲,也就是四大陸地,東神洲,西琴洲,南瞻洲,北蘆洲。人們習慣上,將四大部洲統稱為華洲。傳說,九百年前,東聖洲出了一位武冠天下,仙風道骨的人,其人自稱張三豐。他武技蓋天下,文韜壓四洲。實為曠古之神人,而後,這位神人突然消失,再無音信。
話說地球上中國改朝換代到清朝,當時的張三豐已四百多歲,當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想邀請張三豐在手下工作,而張三豐當時雖未得道,但對世事也看得出個大概,婉拒了朱元璋。而後為求亂世中自保,隱居於嵩山,少林當時也隻有掌門以內四人知道,這個消息被掩蔽得很好。而後數十年,張三豐深居簡出,不曾露麵。到清朝中期,少林人發現張三豐已不在山上,具體行蹤至此再無人知曉。
話說張三豐,他研習武技四百年,深研氣功,修身修心,境界已是常人所說的悟道高人中的上上層次。這裏所說的“道”,並不是平常所說的道教,而在於一種理,在於一種境界,它順應自然,通世間事,是可理解而不能定義的。因為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將有局限性,而模棱多可又實在稱不上是一種理和境界的。就好比說它黑,那它就不包含白了。而說它是顏色,顏色其實也隻是它浩渺巨洋中一滴水的存在罷了。
這日,張三豐稍一神思,心神進入宇宙空間之中,各種知識物質都在他的四周,無邊無際。他的很多創造都是在這種環境中尋得的,巧的是,他剛入此境來到這裏時,遇到了傳說中的鬥戰勝佛孫悟空,此時的孫悟空已境界無法估量,將靈魂與本身結合,真正地成為不在三界五行中了,自然,神仙界等眾人都還安早年的稱呼,叫他孫大聖或鬥戰勝佛。而事實上,孫悟空已超脫了這個境界,成為廣大無邊的一個存在。
孫悟空喜歡張三豐的灑脫而又不棄世的個性,便暗授了他一種破開空間壁壘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可以任意行走在宇宙中任一空間,到達任何想到的地方。而後,把七十二變化之法也教給了他,就又遊走修練去了。
張三豐謝過孫悟空以後,專心修習。空間術修練成功後,他選了一個異度空間,劃破空間壁壘來到那裏。空間裂縫在他穿過時緊貼著他的身體再度合上了。
他來到這裏以後,發覺這裏雖同地球上有所不同,但也有人類的存在,隻是這片天地中並不隻限於人類。他來到這裏後隻是簡單活動了幾下,不想卻在這個空間造成了巨大轟動。因此,才留下了這片天地中的一段傳說。
這一天,張三豐又來到這個空間,在他進到這裏的同時,居然有一道靈光緊隨他也鑽了進去。張三豐急忙將這道靈光攏住,神識算了算,發現,這是地球上一個年輕人的最後一點意識,或者說,也算是他的靈魂的最後一點體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