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白雪》簡評(三)(2 / 3)

孫大姐:

您好!

您寄來的書已於12月2日收到,請放心!

我是把您的事跡當作奇跡才郵購這本書的,先寫信給陝西人民出版社郵購部,杳無音訊,後又寫信給孫見喜老師的。孫見喜老師很負責任,所以我感謝他。

您的來信雖不長,但話極懇切,沒有一點架子,我很高興!以後如有機會,我去西安時一定專門去拜訪您!但因路遠,也許此生難以見麵。

您的書我剛看了開頭,最近有緊迫任務,要搞元旦文娛活動,要寫教學論文,隻能有暇再讀,讀後一定把意見告訴您!

我也是個文藝上的學徒,是個傻乎乎的書呆子,追求了大半輩子也沒有多大成果,雖如此,隻要活著,仍要追求的。我決心向您學習,從您的經曆中吸取力量,繼續前進。不多寫了,以後再談。

敬祝您母女安康、創作豐收!

孫君仙同誌:

您好!

我是浙江省蕭山市的一名職工,目前我是市文聯會員。來信非別,早在今年9月,我在《浙江日報》上看到了你自學成才創作了小說《白雪》的介紹,我對您的自學與艱苦創作精神所感動,表示十分欽佩。

從9月份以來,我先後在杭州、浙江新華書店和我們蕭山市的新華書店,以及各個購書部,預購你的大作《白雪》,但是我所到之處都未能買到你的書,為此我今參照了原9月《浙江日報》對你一文的介紹上所披露的地點,與你通信,目的想買一本《白雪》。

孫同誌,我雖然讀書十二年,家庭條件也不算差,但是由於我不夠努力,始終未能有很快的進步,隻是寫些小文章罷了。我知道寫作是十分艱苦的,但是我如今還在繼續努力,決心向你學習!學習你的艱苦奮鬥的精神。

不知為何在我們杭州地區買不到《白雪》,希望您能幫助我購買一本《白雪》,請您接我此信後,想方設法購買此書。另外我也是非常熱愛文學創作的人,我愛書如命,經常自學到深夜,特別的新書我更是萬分渴求得到。

關於書款,在接到你的來信後,我會立即寄彙給你,並希望你成為我的學友,有機會到我們杭州來玩。我家距杭州很近,隻有十公裏路,汽車四十五分鍾即到杭州。盼望您的好消息,特此來信聯係。謝謝!美麗的杭州歡迎您。

祝您工作愉快、身體健康!

君仙同誌:

你好!

你的來信和錢都收到了,你的情我全領了,但錢一定不能收。因為我對你的遭遇深表同情,對你的誌氣毅力十分欽佩,所以和情操同誌把你的書分發到幾所學校,當時我表態是義務發行。你的經濟又不十分寬裕,我若收此錢內心很不平衡,故把錢原數寄回,請收下為你繼續創作用。

此致

敬禮!

祝工作、學習、寫作進步

注:楊清操老師、丁心德局長、王永輝老師給家鄉購三百本《白雪》,他們都是六十多歲的人,擠時間冒雨踏著泥濘推上車子拖書到有關單位分發,楊、丁摔了跤住院,我知後心裏過意不去,寄了微不足道一點款,補助治病期的營養,可錢又被他們退了回來。幾位善良的兄長啊!

君仙大姐:

久聞芳名,內心敬慕不已,幾經猶豫與躊躇,給您寫這封信。但願您能收到,望您能諒解我。

我是一個有著咀嚼不完痛苦與煩惱的人,所以很為您的經曆所感動,夢寐以求的想拜讀您的大作《白雪》,可是我無力購買,也不知此書是否上市,我想跟您索要一本有您簽字的《白雪》,能讓我的願望實現嗎?我也愛好文學,偶爾寫首小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次就寄你一首《無題》吧。

君仙大姐:天高地遠,渴望您的回音。最好能告訴我,你的過去和現在。

此致

祝您在那遙遠的地方,幸福、快樂、平安!

無題

相距是那麼遙遠

恐怕一生也難以相見

情卻溢滿心胸

傾注筆端

我像一隻南飛北歸的燕

而你卻像南極的嚴寒

無論我怎樣不停地扇動翅膀

卻永遠也飛不到你的身邊

在未來的歲月裏

不知是讓無情的風雨

把我雕塑成企鵝

還是讓大陸重新漂移變遷

使我們站在相同的緯度之間

敬送君仙大姐,望不吝賜教。

1996年12月17日

孫君仙同誌:

您好!

去你那采訪,添了不少麻煩。稿子已編發在《民意》雜誌,九七第二期,估計春節前可出版,出版後再寄送。照片翻拍的不太理想,還可以用,底片就不寄了。你女兒回來後代問候,有時間再給你娘倆拍張照片。

別不贅。

隨信同時寄去1993年畫冊二本,另一本送你那條街口一家黑白照相館名叫吳春的同誌。

孫老師:

您好!

我是一位來自東海偏僻小島的青年業餘文學作者。沒有想到今天會收到我這封迢迢千裏的來信吧?

今年9月份我從省報周末文薈中看到一篇題為《從流浪女到女作家》的人物專稿。而主人公就是您。當時我看完全文後,深深地被你坎坷的生活、文學道路所感動,更為您艱辛瀝血筆耕十三年的創作精神所敬佩。雖然從年齡上來講,我們是隔輩的人了。但您所過來的一切,不由得也使我回憶起自己近十年來所經過的一切。自幼家境貧寒,父母年老體弱,生活所迫,初中畢業就開始輾轉打工,並一直堅持業餘文學創作。長期生計奔波,耳聞目睹各色人等,冷暖人情,使我深深體會到外麵生活的“精彩”與“無奈”,時時感到一種生命的艱辛和張力。正在這種艱辛、寂寞的生活環境裏,我把文學當作了自己的知音,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受完全地向她傾吐、交流,筆耕十年,倒也發表了不少拙作,加入了市作協、小說散文創委會,並多次獲獎。

當時,我本來很有衝動地想給你來一封信,由於一時事務較忙,也就慢慢擱下了這個念頭,隻把這篇專稿剪紙下來,珍藏在提包裏。現在,當我輾轉他鄉,回家靜坐桌前,一一整理起平日所積累的東西,再次靜讀這篇專稿之時,我的心中又卷起了一種強烈的共鳴。此時此刻,提筆就信,與您聊表心跡,以此共慰。並期望您能否寄給我一冊您的大作《白雪》,不勝感激。

謝謝!

孫君仙同誌:

您好!晚飯後,我拿起1996年第11期《人生與伴侶》雜誌悠閑地翻閱著,一行醒目的標題:《孫君仙:飲淚泣血寫人生》映入我的眼簾,並格外吸引著我,循著這個標題,我進入了刊文的意境。你多舛的命運和你走過的銘肌鏤骨的滴血人生路,讓我心酸飲泣,在舉步維艱、苦難深重的處境裏,你一個非文人雅士,又發奮拚搏於文學創作而一舉成名,奏響了一曲生命的讚歌,贏得社會和人們的尊崇,其精神之貴,成就之大,又令我感動不已。你身世沉浮,我即同情又欽佩,憐憫之際,感喟之餘,不由心中一陣酸楚,聯想到自身的坎坷曆程,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緒之中……

順祝安好

注:北京支邊工作人員。此信共六頁,語句流暢雋永,讀來感人而淒涼淒惻淒然,為周全考慮,隻用第一頁,請諒!

孫君仙老師:

去年11月18日我隨大象影視製作公司,攝製組去了河南省的南陽市拍攝有關反映計劃生育的係列短劇,一直到1月7日才返回鄭州,去省委宣傳部製作公司才見到您的掛號信,請萬分諒解,萬分諒解!

謝謝您寄來了照片,謝謝您百忙之中寄來了熱情的信函,我將珍藏,以作永遠的紀念。

既然您有那麼曲折的人生經曆,也就一定擁有超凡脫俗的靈魂。事實上,我也理所當然地已成了您的學生。所以,我把我真實的情況告訴您,您一定不會笑話我,厭煩我,對嗎?

匆匆忙忙的中學生時光把我那蒼白單調的靈魂衝擊得零零碎碎,在那年七月流火的陣陣熱浪中,我懷揣著一顆無奈的心,含淚離開了有著慈父良母、兄弟姐妹的菁菁校園。在故鄉小村四季慢悠悠地變換中,在故鄉那由墨綠色的苔蘚織成的古樸的地毯上,我渴望縫合我那破碎的靈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滿身血肉模糊地/踏上/一條去遠方的洪荒之路(小作《致父親》一詩)”。

中國有句古語:幸運在災難中降臨。或許是生活這位嚴師太嚴厲了,在我剛滿二十五年的人間孤旅中,給過我無數次的當頭一棒,一記記響亮的耳光,我那昏沉沉的大腦被棒子打得逐漸清醒起來,我那本來消瘦的臉龐被抽打得腫起來。我一直堅信,隻要母親錯打不死,還依然偎依在媽媽跟前訴說衷腸!災難使人變得更加善良、敏感、完善。雖九死亦猶未悔,於是我拿起那不倫不類的筆,描下一些令人欣慰、令人心碎的畫麵,以呈給所有善良的人們……

為買回一本本純文學書籍,我想盡了一切辦法。十六七歲時的我可以整年不理發,成年不買新衣服,為抱回那一本本心愛的寶貝,多次騎著自行車往返於“太康――開封”的公路上。要知道,太康距開封足足一百一十公裏!記得有一次從廣播裏聽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出版,但在縣城怎麼也買不到,便於一個寒冷的早晨出發了,半路卻下起往年少有的大雪。第二天返回時,結了冰,極不好走。一路上別說行人,就是汽車也幾乎沒有一輛,真是雪光千裏照我行啊!迎麵是刺骨的寒風,而我卻渾身上下出透了汗。傍晚時分到了村頭,有人問我從哪裏回來,我說從王集(距我村五公裏的一個集鎮)回來,他說這麼難走的路咋騎車哩,咋不停幾天再回來。我卻不敢說從一百一十公裏外的開封回來,如果說了,他會目瞪口呆,他會說我神經病。

自從跳上文學寫作那條洪荒之路,算起來亦有十餘年光景。羈羈絆絆,坎坎坷坷,荒村草人,未敢放蕩,習詩作文,唯一的信條是:用心說話。在寂寞的角落裏默默看著父老鄉親的黑粗布棉襖,嬸嬸大娘們那被炊煙熏得紅腫的眼睛,靜觀五花八門的紅塵,瞬息萬變的世俗時髦,麵對故鄉一年四季的風風雨雨,麵對鄉人愁怨百結、布滿灰塵的麵孔,她那醜陋的兒子已顧不了太多,氣喘息息,傷痕累累,鼻青臉腫地跑到舞台的一角,用嘶啞低沉的喉嚨,唱出了發自心底的歌聲。總不相信每次耕耘播種都是徒勞,堅信誠至定能動天公,海深自有巨龍來。

我這個在文學寫作之路上艱難跋涉的血肉模糊的“妄自菲薄”者在世俗者看來,是瞎逞能,不知天高地厚,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吃飽了撐的,搞的是歪門邪道,說到底就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搞陰謀”。殊不知,我隻是一隻“飲著甜甜的淚/滴著紅紅的血(小作《裸體蝸牛》一詩)”而艱難緩緩蠕動的裸體蝸牛。上蒼有眼,好人一生平安。令人欣慰的是:暴風驟雨過後竟是百花吐芳的豔陽天,我擁有一個如此浩大,如此清純的晴空!

屬於我的,甩也甩不掉,不屬於我的,永遠求之不得。正如暴風雨向我逼近,我驚叫也好,乞求也罷,它是否要來,全部由它!又何必放棄那一份超然與冷靜。趁青春年少,拋開一切世俗的目光,把世俗撕碎踏在腳下,來一場真正的大瀟灑,來一場歸去來兮,來一場靜坐空山!來一份東籬采菊,鄉村牧笛的悠悠心緒,我便擁有一個實實在在的自己!

台灣一代生命設計大師三毛在給香港一位女中學生的信中說:“學問之道,是人格的建立、生命的領悟、凡事廣涵的體認……念了一大堆書,仍不懂做人,那個書,就是白讀了。”孫君仙老師,您本身就是一本書,一本活生生的感人至極的教材,從您這本內涵豐厚的“書”裏,我更加認清了“人本善良”的真義,請您放心,在我人生的大海裏,我會把好舵。也許,我不再會在海風裏歎息,“這一片被文明糟蹋過的海洋和土地”,“隻有遠離人群才能找回自己”。前蘇聯詩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寫給女兒的信中說:“一個人可以學會從事最偉大的工程建築――建造水電站和宮殿,建造宇宙飛船和核潛艇,可是,如果他沒有學會真正地愛,他就依然是一個野人。”而學會真正的愛是要從文學作品潛移默化的,即愛直接僅僅存在於文學作品中,可見,文學乃人生之本,人生之源。

孫君仙老師,我們都有一顆千瘡百孔的心,那就是在飽曆滄桑和磨難之後上蒼所饋贈的一顆蒼老而剛烈的殘心。這兩顆心是善良的,堅韌的,是非分明,剛柔相濟,不會變質的。我們既然擁有了這麼一個血肉模糊的不得不表演的人生,那就將就著演出吧。

從您的信中得知,您又在構思第二部長篇,我給您提個建議,希望您最近先把它放一放,您如果一直沉溺其中,會嚴重影響您的身體。而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身體之外,一切都是虛幻的“魔影”,也許我說的不對,您會責怪我的消極人生態度,我不生氣,但您的身體要緊啊!

當我在信陽市時就從朋友那兒借到《白雪》,含淚一口氣讀畢,即被另一個朋友“搶走”了。

孫老師,我畢生理想是去《女友》雜誌或《女友》雜誌打工,哪怕是幹些力氣活。我知道,西安的文化氛圍是最好的。

孫老師,知道您身體太弱,就不多寫了。

寄去我二十一歲時策劃創意的《自白書》,雖偏頗,但它是否也是向“這一片被文明糟蹋過的海洋和天地(鄭智化語)”吐露的一些來自心海深處的最真實的心語呢?期待教正!

敬祝您平靜

錯落風塵痛失家,黛玉偷吟笑俗華。

垂淚千載潤睡?,枯心難眠落天涯。

暮見極地有蓮花,遍灑幽香夕陽下。

新月獨行枉韶華,遠天空曠空自嗟。

題贈孫君仙老師

錯落風塵冰雪霜,極地蓮花枉自量。

雨巷盡頭有雨巷,海角天涯兩茫茫。

為孫君仙老師題

注:唐朝的《孫君仙,飲淚泣血寫人生》發在《人生與伴侶》1996年11期上。

孫君仙同誌:

您好!

我北京有個姨,從去年就請我幫她買一本叫《白雪》的書,說是您寫的,太白出版社出版的,我到處找,打聽此書哪兒有售,至今沒有結果。她又屢次寫信求我幫助,似乎看不到此書,茶飯都不思了,可見您這本書對她影響之重大。萬般無奈,隻好冒昧寫此信相求,還能在何處買到此書?能否見信後和我先電話聯係一下?

如能回話,將萬分感激!

祝您新春順利安好!

孫君仙女士:

您好!

您一個偉大的女性,在五十餘年的生涯中,走過一條坎坷的路,對您來說卻又變成寶貴的精神財富。您隻有小學文化程度,克服常人所不能克服的困難,通過數年的努力,終於寫成了四十萬字的文學――《白雪》。

孫女士,您的事跡,前段在《婦女生活》《人生與伴侶》雜誌披露後,引起我極大共鳴。我是農村中學教師,教書卅餘年,雖不是桃李滿天下,但也出了不少優秀人才。正當我躊躇滿誌幹到退休時,老伴因病去世,猶如晴天霹靂,給我炸懵了,使我失去了精神支柱,陷入了極度悲慟之中,便產生了隨她而去的念頭……領導和同事們對我很關心,經常找我閑聊,從此不讓我擔課,他們了解我過去有愛書的嗜好,讓我到閱覽室工作至今,為派遣寂寞,整天與書報雜誌為友,所以才從幾冊雜誌中了解到您。說實話,感人至深,從中吸取人生力量,心中平衡得到緩解,但我還想讀您的《白雪》這本書。我跑了幾家書店均未買到,讀書的奢望仍不能泯滅,作為一個讀者,與作者聯係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您不會恥笑吧。

孫女士,能滿足讀者的要求嗎(我不會憑空索取,我要付款,這是第一次聯係)?如果身邊無書,幫我聯係一下(請回信)我彙款郵購之。孫女士,讀著這封不似信的信,可能會說這人有點神經不正常吧,是有點。我記不起那位古人講過:讀一本好書,等於和高尚的人談話。我深信無疑。孫女士,能滿足讀者這一願望,我將謝天謝地。

孫女士,您將收到全國千千萬萬讀者的來信,可能實在太忙了,也太累了,我不願多打擾。春節快到了。

祝您精神愉快,幸福。

孫君仙老師:

您好!

昨天我已收到了你寄來的書《白雪》,謝了,您在百忙之中為我奔跑郵書,值此新春佳節到來之際,信中向你新年問好!我一生中最愛的是書,也可以說書是我的生命,家裏也有很多藏書,我看書非常認真,每次都是一句句細讀,並且要摘錄讀書筆記,因此看書的速度是慢了些,可我總要把書看透看熟,才能吸取其精華。

《白雪》寄來時,我在上班,晚上才見麵,心裏非常高興。先是看了編輯致讀者的話,又閱讀了你的《寫在前麵的話》接著看完了王愚的《點點心血寫人生》以及你女兒寫的《記〈白雪〉的誕生》,非常感動,文章都很認真地吐露了他們的看法(心裏話),可以肯定《白雪》是一本好書。

由於我手頭有許多稿件需要修改,還有幾首詩歌需要校對和複抄,接著我就幹自己的工作,《白雪》我作為珍品收藏,爭取春節期間看完這本書,也需要看二至三遍。才能談我的心得體會。

我希望在創作的道路上互相學習!並且歡迎你有機會時來浙江杭州遊覽。

祝你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孫君仙大姐:

祝新年快樂、創作快樂!

人海茫茫渺如煙,

麵目全非不曾見;

不料無意放眼處,

但見才女孫君仙。

《女友》迷途是指南,

《白雪》得手盡歡顏;

有緣千裏來相會,

無緣對麵手難牽。

孫大姐,您是堅強的女性,女中的豪傑、世人的驕傲、時代的強者!

您曆經磨難、飽經滄桑,風吹雨打不低頭,勇敢地活過來了!

您拿起文學這把利劍,殺開一條血路,吹響文學這把號角,向天下人訴說――我――孫君仙,出人頭地了!我們的誌向相同,我們將是永遠的朋友。

孫君仙老師:

半月前我剛從信陽駐馬店一帶回來時給您回了一封八九頁的信,收到了嗎?

請春節後來信告訴我,行嗎?

一個不過節的男孩敬祝孫老師節日快樂!

寫書可千萬不要再累著身體!

孫君仙老師:

您若願意,我打算(為您)用獨特的激情文體為您寫作一部長篇(或中篇)報告文學《苦難人生大行吟》,如何呢?

陳純新

純文學創作是功德無量的事業

陳純新為君仙老師寫

曆大苦大難方成正果

經大風大雨才是真人

題贈君仙師

陳純新

君仙姐姐:

您好!

經過了長久的渴盼,終於收到了您的“家書”。我多麼高興啊,喜悅之情,難以言表,我久久地激動著,感謝您帶給我一片好的心情。

遠方――西安城內,有我的憧憬,有我的希冀。那是因為有親愛的姐姐――您在那裏努力拚搏的身影。

讀一本刊物上邊有關於您的介紹,很感動。在床上找一張紙,記上地址,可那幾天我很忙,無暇給您寫信,過幾天,又怎麼也找不到那張紙了,隻好又重借來刊物。但地址也不詳細,隻知您是西安某單位的,我帶著千分之一的希望,把自己的心願郵寄給您,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等待中孕育著一個美好的希望。

“即使希望之門插上了,我並不後悔,因為上麵畢竟留下過我叩打過的手跡”。君仙姐,我的叩打,竟傳來了心心相印的回聲,感謝您在百忙的工作中為我回信,並寄贈照片。反複目睹孫姐姐的容顏,無論是在總統間,還是在平民草舍,我所看到的都是一個敢於麵對苦難,麵對坎坷,而不屈不撓瀟灑灑脫的偉大的女性。您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飽飲了生活中那麼多的苦澀,卻以自己的筆,揮寫出感動人心的《白雪》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