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模仿(1 / 1)

此事雖小,我卻銘記幾十年。雖屬小事,除了今天寫出,我未對任何人說過。

四十多年前初秋的一天,我到一同事家辦事,大人外出,門大開著,隻見房間北牆下支的一張一尺多高的小床上,頭朝東躺個幾歲的女童,她的身上,趴個幾歲的男童,都穿著衣服,邊用稚嫩的童音說著天真無邪的話,邊胡鬧著。我一看,可氣又可笑,一步跨進去,忍住笑,故意板著臉,說:“小東西們,你們在這裏胡張精什麼?羞不羞?快起來!快起來!”

倆小家夥沒事人似的。小男孩沉著冷靜地說:“阿姨,阿姨,夜裏我起來撒尿,看見我爸我媽都是這樣的。”

我聽了心裏浮起一陣陰影,責怪大人們行為的疏忽和大意,給這些幼小的心靈過早地打下不合時宜的烙印。

當然,那個年代,因住房緊張,一家幾代同擠一室的何止一家?況且,三歲左右的幼童記性最好,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仿照的典範。別說是幾歲的頑童,即使是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生們,未受過性知識教育的,當時對此行為的認識同樣是一片空白和蒙在鼓裏。

我把男孩抱起來放在地上,又抱起了女童。認真地對他們說:“聽阿姨的話,以後不許這樣了,你們太小太小,等你們長成大人,你們就知道了……”

兩個小精靈雖聽不明白,卻乖乖地點點頭在屋裏蹦著玩耍起來。這其中的一個孩子,是鄰居家的,來找小夥伴玩耍的。當時這家大人出去辦事去了。

此後,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假如這倆小孩在混沌、朦朧和模仿中長到十幾歲正發育時,繼續這種他們在無意中被大人感染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兒童在健康成長過程中,大人們的性行為是否可以設法文明的避開孩子們呢?還有,家裏大人們吸煙,酗酒,打麻將,吵架,髒話,大聲喧嘩,打架,占外邊的大、小便宜,說是非,粗野,自私行為,損人利己,不講公德,說謊,不講衛生等等幼兒易模仿的行為,是不是別讓孩子們受到精神汙染,別給孩子們灌輸呢?包括現代大人們在上網聊天、交友、手機發言情短信等言行,在隻顧自己高興取樂排遣空虛或隻求一時精神滿足的同時,是否考慮到受你的影響和遺傳,把你的下一代也拽到吸引到誘惑到網吧或自家的電腦前,以你為榜樣,終日沉溺於虛幻世界裏或現實實踐中,不能自拔,荒廢或葬送錦繡前程呢?

四十多個春秋已成過去,可那倆可愛的小家夥那可笑的童話行為仍記憶猶新,在這本集子已完稿進入整理準備打字之際,我忽然又想起此事,匆忙補上。

2006年5月16日